先定個小目標 手機拍照追上相機要幾年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09-20 09:58:42 | 來源: 中關村在線 |
這幾年,手機攝影發展的越來越好,手機畫質也越來越出色。隨著雙攝像頭的流行,如今新一代iphone即將到來,據傳聞也將採用雙攝像頭技術,大家對於各類手機新技術的討論愈加激烈,我們不妨先來定一個小目標,手機拍照究竟能不能追上照相機呢?
·先定個小目標 手機追趕相機可能嗎?
説到手機攝影,如果往前推十年,不會有人考慮手機與相機之間的畫質區別的,那是手機攝像頭還僅僅是讓大家生活更方便一些而已。但是如今,手機拍攝品質越來越好,手機攝影也越來越大眾化,相機上有的防抖技術、4K視頻、全像素雙核對焦等等技術,手機攝像頭上也有了,而且雙攝像頭也越來越普及。入門卡片機的市場,幾乎已經被手機吞噬殆盡,那麼,手機追上相機,真的可能嗎?
手機攝影越來越出色
手機追趕相機,這事靠譜嗎?單純從拍攝層面來看,現在技術水準下自然是不靠譜的,畢竟對於成像原理上,二者都是一樣的,感測器+處理器+鏡頭,同一時期,手機與專業相機比,硬體配置自然是相機領先。所以如果只看畫質來看,同一時代的手機,與專業相機是沒法相抗衡的。
·手機PK膠片相機 其實沒問題
手機PK同時期的相機肯定是吃虧的,那麼對比膠片相機呢?其實,膠片相機,特別是135mm畫幅的膠片相機,畫質並沒有那麼神奇。雖然我可以猜到會有很多膠片無敵論者對此大有意見,不過事實就是如此,從實際的測試來看,如今膠片相比于數碼,特別是彩色膠片相比于數碼相機,不論是銳度還是寬容度都沒有光環了,大家的安慰,手機相比于135mm膠片相機,並不會吃虧。
手機PK老款135mm膠片,沒問題!
·對陣卡片機,手機也不吃虧
現在説到相機,大家腦子裏第一反應絕對是大號單反。要是説現在的手機和單反拿來PK,相信大家都不用想都知道是什麼結果,不過相比于入門級的卡片機,特別是小底卡片機,目前一般依然採用1/2.3英寸甚至於更小。而對於小底感測器的發展,其實這些年小底感測器進步要比APS-C畫幅和全畫幅慢了不止一拍,正是這樣,手機的畫質和入門卡片,還是有得一拼的。
雖説現階段對比一英寸卡片機仍是不可能,但是畫質和很多低端卡片已經沒有什麼差距了
·換個思路追上相機 到底要幾年?
不過如果換一個思維來看,如今相機發展正進入多元化的階段,專業相機固然是重要部分,一些功能性相機也是未來發展的主力,例如VR相機、運動相機等等,在這一層面上,手機自然有著先天的絕對優勢,那麼這一層面,手機能追上相機嗎?
蘋果iphone 7邀請函,喻示手機將用更大攝像頭或者雙攝像頭
其實,在照相技術剛誕生的時候,每張照片10個小時以上的曝光時間,沒有人會認為照相技術會超越傳統繪畫。當攝像機剛剛誕生的時候,也沒有人預料到在如今視頻拍攝會比照片拍攝更重要,高端攝像機的畫質要比數碼中畫幅更加出色。在單幀靜態圖像拍攝領域,手機作為新型産物終究不會超越相機;但是在其他領域,隨著VR/AR等技術的發展,隨著各種新興技術的誕生,手機作為最現階段看來最方便的移動智慧設備,終究會在其他領域超越相機。
先來看一下現階段手機和相機的最重要制約因素:體積。數碼相機不管多複雜,基本結構簡化而來就是:感測器、處理器、鏡頭三部分。對於手機來説,處理器方面自然不是問題,與相機的差異化就體現在了感測器與鏡頭上。
手機和相機,在成像本質上,都是由感測器、處理器和鏡頭組成
手機的第一初衷是便攜,因此感測器尺寸做不了太大。早期手機感測器普遍為1/3.2英寸甚至與更小,不過事到如今,隨著手機越做越大,感測器工藝越來越純屬,手機感測器的尺寸已經越做越大了,1/3.0英寸,1/2.6英寸,甚至於松下已經有1英寸的拍照手機。
松下CM1使用的一英寸畫幅,其實開機狀態也不是厚的不可接受
但是對於手機來説,提升感測器尺寸並不是難事,畢竟感測器只是薄薄的一片電子元件。限制手機使用更大畫幅的主要因素在於鏡頭體積。如果使用更大的畫幅,就需要相對更大的法蘭距,並且鏡頭體積也會更大。增加法蘭距,就會讓手機攝像頭更厚,而增加鏡頭體積,更是不言而喻。
畫幅越大,大家都知道鏡頭體積會越大,其實法蘭距也會更大,所以機身必須做的更厚
對於手機來説,雖然現在主流還是在1/3英寸上下,但是限制感測器尺寸發展的不在於感測器本身,而是對應的鏡頭體積。而且隨著如今手機也加入了光學防抖,因此攝像頭的體積相比于之前又稍大了一些。或許未來,有了液體鏡頭技術等等全新的光學鏡頭技術,手機拍攝的春天也就到來了。
手機攝像頭這兩年早已不再互飆像素,也不在可以宣傳大光圈了,現在大家更喜歡用一些看上去更深層次的技術,比如三星用了類似于佳能的全像素雙核對焦,小米之前宣傳光學防抖技術,這些相機上使用了很久的技術,現在普遍被應用於手機。不過相比于這些技術,這兩年最火的手機技術,也是被宣傳的最多的,就是雙攝像頭了。
雙攝像頭已經成為了這兩年非常主流的手機配置
對於相機來説,雙攝像頭拍攝在膠片時代就已經出現,目的是實現3D影像
雙攝像頭的用處有很多,但是目前來看,雙攝像頭一共有兩類用法:1、用來提升細節(例如華為P9);2、用來合成虛化(例如紅米note)。目前,大量新機採用了雙攝像頭,甚至於即將發佈的iphone 7傳聞也將使用雙攝像頭,雙攝像頭幾乎成了這兩年手機對抗相機技術的“制勝法寶”。
華為P9雙攝像頭,一個是正常攝像頭,一個是黑白攝像頭,因此來提升解析力
雙攝像頭並不是什麼稀奇産物,在相機領域,最早雙鏡頭的主要用途是用來取景(例如傳統的雙反相機),而後來,出現了不少雙鏡頭的3D相機。但是由於相機本身虛化效果更好,而且畫質提升更多是依靠鏡頭素質和感光元件素質,所以雙鏡頭在相機領域並沒有太多的發展。
雙攝像頭基本上大家都是用來合成景深,但是目前來看,各類演算法還是都有些差強人意(圖為紅米官方圖)
在手機領域,雙攝像頭現在最常見的應用,還是用來營造虛化。簡單來説,就是兩個攝像頭拍攝一張正常的照片,和一張脫焦模糊的照片,然後通過機身演算法對照片進行合成。不過目前來看,各類雙攝像頭的景深合成演算法,基本上都是差強人意的結果。主要有兩個問題:區域識別不精確,會造成景深不連貫,邊緣過渡不準確;焦外效果基本是依靠脫焦實現的,因此並沒有一般拍攝下的焦外效果。
對於雙攝像頭來説,只是現在剛剛起步,不論是虛化效果不佳,還是其他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硬體的原因,一方面是演算法的原因。但是,雙攝像頭不會是手機攝像頭進化的終結,而恰恰是一個開始,或許未來,下一代攝像頭什麼形式出現我們不好猜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手機攝像頭的變形計劃,才剛剛開始。
説了這麼多,其實手機還有一個殺手锏,就是視頻錄製。目前來看,相機的4K視頻才剛剛興起,不過比起相機來説,手機的4K視頻發展要更快一些。
4K解析度遠高於普通視頻格式,而且與相機相比,手機4K視頻錄製的普及速度,絕對算得上高速
手機4K視頻拍攝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了,例如從三星S6 EAGE開始就可以錄製4K視頻了,到了近兩年,手機4K視頻錄製已經基本上是高配手機的標準配置了,但是對於相機來説,今年初才在單反相機上開始採用4K視頻。手機和相機部署4K,其實手機有較大的優勢,原因有兩點:
1、手機與相機/攝像機的處理機制是不同的。手機處理器可以在處理視頻的同時,還能完成上傳發送等一些列功能,也就是現在説的實現“直播”。對於相機、攝像機來説,需要較高級的攝像設備才能實現網絡直播功能。所以現階段,能夠實現實時直播的攝像機價格普遍都在數萬元,這是手機的視頻錄製的一個優勢。
下至直播APP,上至央視新聞連線,手機的視頻直播功能被使用的越來越頻繁
2、手機的存儲介質要更快,而且感測器的處理速度也很快,相機高碼流視頻必須借助CFast或者XQD卡,而手機則依靠內置存儲就可以了。目前,手機4K碼流已經可以達到50Mbps的水準,目前例如索尼、松下等主流無反的4K錄製碼流最高為100Mbps,而很多相機的普通視頻碼流只能達到17mbps甚至於更低,所以從碼流來看,手機更容易實現高碼流,而且很多手機的實際碼流要高於現在的相機。
目前,存儲卡對於連續讀取的支持普遍偏低,例如1000X的CF卡一般只能支持到20Mb每秒的穩定寫入,再快就只能依靠XQD或者CFast卡了
而且,目前來看,很多4K設備,例如大疆的4K手持雲臺、4K運動攝像機或者是4K飛行器,其實基本結構都採用了手機的小型攝像頭配感測器。而且如果對視頻設備熟悉的朋友一定知道,雖然現在相機APS-C畫幅,全畫幅甚至於中畫幅已經很常見,但是對於攝像設備,小底依然很流行,所以在視頻錄製上,手機在感測器這個天然硬傷上並沒有吃虧。
其實,專業攝像機的畫幅依然很小,1英寸依然都是大底,而例如手持雲臺等等,其實感測器和鏡頭與手機基本無異
所以,對於手機視頻拍攝,不論是4K視頻還是傳統的視頻,都有一定的優勢。首先手機的畫質並不一定差,因為手機視頻天生具有較高的碼流,而且手機的處理器可以在機身內就對視頻進行很多處理,甚至於對4K視頻進行簡單處理,要知道4K視頻的後期剪輯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從視頻層面來看,手機發展空間依然非常大。
不過,隨著相機發展,其實從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相機發展進入了差異化發展的過程。VR的興起,全景拍照的興起,未來,手機和相機的形式或許會有這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從這個層面來説,智慧設備或許在未來十年或者五年內,將會成為最為主流的日常拍攝設備,而相機則為朝著專業化層面繼續深入,這樣來看,手機追上相機,並不遙遠。
VR相機是現在的熱門産品,而且VR産品和相機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似性,或許未來手機攝像頭也會有全景相機、VR相機等技術的加入
對於相機來説,本質的要求是專業,因此例如全畫幅無反、專業單反相機等等,會繼續朝著高畫質、強控噪、高速度的方向發展,但是對於家用産品,不管是小型相機,還是手機攝像頭,都會向著高分享度的方向而發展。
相機的發展方向依然是專業領域,而且不同種類的相機區分會更加精細
例如,如今VR技術非常流行,或許再過三到五年,我們的拍攝方式有可能會變成用手機或者相機拍攝一張高解析度的全景照片,這樣我們在分享的時候可以想看哪看哪,想怎麼看就怎麼看。但是這種技術,很明顯不是現在專業相機的發展方向,而手機憑藉高度的智慧化,卻非常容易實現例如VR技術等等新技術的應用。因此,手機超越相機,或許真的不是夢想。
VR、AR等等新技術都與移動技術密不可分,或許未來,手機直接就能拍攝出虛擬現實照片
總而言之,隨著技術發展,手機和相機的照片拍攝終究會走向分岔路。手機要的是實用性與便捷性,而未來相機不論是高端相機還是入門相機,必然還會在畫質、控噪等方面進一步深入。所以要指望手機的畫質追趕相機,或許是天方夜譚,不會是時間能解決的問題。但是未來手機會擁有更多的拍攝功能,全景拍攝,AR技術,我相信總有一天手機的拍攝模式會突破現有技術,實現更多更加親民,比現在更加方便分享的拍攝模式,在這個層面上,手機超越相機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
新聞推薦
- “手拉手”!中國鏈博會打造世界“共贏鏈”2024-11-29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啟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陸續實施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2024-11-29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