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科技看什麼?解讀科技部工作會議報告

作為中國“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的開局之年,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11日在工作會議上提出2016年的若干工作。記者選取關鍵詞,或可展望“開局之年”的科技看點。

 

看規劃改革

 

據萬鋼介紹,已完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經中央深改領導小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將於近期發佈。目前正在組織開展“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戰略研究,形成規劃文本草案,“爭取6月份提交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後發佈實施”。

 

除了兩份新文件,重點領域改革也在繼續深化。比如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發佈2016年度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指南,保證新舊計劃體系有序銜接。這項改革始於2015年,外界評論科技管理就此告別“九龍治水”。

 

在推進創新創業方面,萬鋼指出“創新孵化載體要向專業化縱深發展”。據統計,中國各類眾創空間已超過230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有2500多家。

 

不過,近日有報道稱中關村創業大街吹起“資本的冷風”。萬鋼表示,將聯合社會資本設立一批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專業化創投子基金,還將建立科技企業貸款融資的“綠色通道”。

 

看重大項目

 

“面向2030年,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網絡空間、智慧製造和機器人、深海深空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種業自主創新、健康保障等領域,抓緊遴選啟動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萬鋼説,該建議已經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將分批次有序實施。

 

中國科學家已在上述領域陸續取得突破。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團隊憑“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榮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潘建偉説,2016年將建成連接北京、上海的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併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初步構建天地間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萬鋼表示,還將繼續加快實施已部署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攻克高端通用晶片、積體電路裝備、寬頻移動通信、油氣田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若干戰略性産品”。

 

他還注意到汽車、能源、生物技術、深海裝備等産業接近轉型升級的拐點,強調儘早部署新興産業的關鍵技術研發。

 

看服務民生

 

“十二五”時期,科技創新有力支撐糧食生産“十二連增”,第四期“超級稻”創造百畝連片平均畝産1026.7公斤的新紀錄。醫藥方面有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上市,成功研製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等。防沙治沙技術已在中國西北地區推廣近萬平方公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面臨許多艱巨任務。”萬鋼説,民眾對清潔空氣、便捷醫療、高品質教育和就業有著迫切需求,這對科技創新提出更高要求。

 

為讓創新成果持續改善民生福祉,萬鋼指出,要在2016年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進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其中,現代食品加工、農業面源污染和重金屬污染防治修復、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升級電動汽車、綠色建築、精準醫療等技術均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為增強創新驅動源頭供給,中國將在2016年啟動重大創新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形成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總體佈局方案,並培育壯大一批科技“小巨人”。另一方面,中國將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特別是打造“一帶一路”協同創新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