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化廠內辦喜宴 台灣人愛上環保新婚尚

垃圾焚化廠內辦喜宴 台灣人愛上環保新婚尚

台灣新北市八里垃圾焚化廠婚禮現場。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攝

 

春節臨近,又到了新人扎堆結婚的季節。與大陸講究排場,喜歡奢華、大氣的風格不同,台灣人觀念近年逐漸改變,他們希望自己的婚禮形式更加新穎,更有紀念意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辦一場別致的環保婚禮。

 

在焚化廠見證愛情

 

鋪上紅毯、立起花籃、擺起餐桌,台灣新北市八里垃圾焚化廠上月“變身”結婚禮堂,見證8對新人喜結連理。

 

奇怪了,在垃圾廠結婚?這裡不是惡臭難聞的地方嗎?原來,台灣的垃圾廠內暗藏玄機。通過規劃運營,全台灣有24座垃圾焚化廠用環保發電營利,2014年發電31.87億度,賣電所得55.27億元新台幣。有了營收,廠區就有能力把自己“捯飭”得乾淨整潔。八里垃圾焚化廠由知名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主體建築裝有玻璃帷幕,顛覆了以往焚化廠給人陰暗、臟亂的刻板印象。

 

近年島內居民環保意識崛起,在焚化廠拍婚紗、辦婚宴頗為流行。新北市的這家八里垃圾焚化廠,4年多來已舉辦近50場婚宴。這次集體“環保婚禮”,是由新北市環保局策劃。

 

婚禮現場處處彰顯“環保”思路:場面佈置簡單,沒有豪華燈飾,也未使用氣球等可能污染環境的裝飾品,而是以二手的花材和植栽代替;新人的禮服為二手或租借;婚宴食材取自當地,避免長途運輸帶來較多“碳排放”;用電子邀請函代替紙質喜帖,節約用紙;觀禮的親友共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赴宴,避免增加碳排放量。

 

28歲的新郎吳懿恩説,這場“垃圾廠婚禮”很特別也很有意義。“是一次蠻好的體驗,今後在生活中會更加注意節能、環保。”新娘沈家琦的婚紗是用聖誕節回收的五綵燈串裝飾而成,她也認為,傳統婚禮大同小異,但“愛地球”的婚禮更有愛、更具非凡意義,“永續的地球,才有不滅的愛情”。

 

用十足創意展現個性

 

垃圾焚化廠的創意不是獨一份,島內的環保婚禮形式還有很多種,校園婚禮、單車婚禮、“光碟”婚禮、可回收婚禮、有機婚禮……在有的婚禮上,主辦方還為新人安排了環保闖關遊戲,辨識環保標章、向賓客朗讀標章用途,在婚禮中融入環保知識。政府環保部門有時還會為參加環保婚禮的新人們準備節能電鍋、環保洗滌劑等生活用品作為“環保嫁粧”,並安排環保旅宿作為蜜月驚喜,鼓勵他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成為環保理念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台灣網友“小孔明胥修修”在臉書上PO出一系列用電動平衡車接親的照片,新娘是他的姐姐。“全台灣第一次,也是全世界第一次,使用平衡車作迎娶交通工具的我想也只有我姐了”,伴郎伴娘等一行人一人一台電動平衡車,從新郎家騎過來25分鐘,一次7台超壯觀,跟在新郎後面的新娘出發前還完成“丟扇”的傳統儀式。“問了老姐為什麼,她説卡車、單車、公車什麼創意都有了,現在盛行的平衡車台灣居然沒人用過,不只環保還兼具創意。”

 

還有台灣人把環保婚禮帶到大陸來。台灣心素食坊不久前在福建廈門發起一場低碳環保的素食婚禮,沒有煙酒,也沒有雞鴨魚肉,500多位賓客到場祝賀5對新人別開生面的“愛的盛典”。新人們説,一開始很多親人質疑素食婚禮,因為“沒煙沒酒、沒魚沒肉算什麼婚禮”,但吃過十八道素宴,大家都改觀了,“不減婚禮的隆重且更具意義。”

 

負責人陳慧娟介紹,在台灣,素食婚禮很受歡迎,往後每年他們都會在廈門舉辦這樣的婚宴。

 

下大工夫改變觀念

 

婚禮是很多女孩子一輩子的夢想,也是一個家庭的重大事件,很多台灣家長以前也崇尚奢華的婚禮和山珍海味的宴席,認為環保是“窮酸”的代名詞。但綠色環保是世界潮流,為了改變民眾心態,台灣環保部門下了多年的深工夫。

 

台灣估計每年有10萬對新人結婚,每場婚禮大約要造成4.2噸的碳排放量,每年的碳排放量就是42萬噸,需要種植2800萬棵樹才能中和。所以早在2011年,台灣環保部門就呼籲民眾結婚時推廣環保的概念,選擇綠色婚禮,減少地球負擔。

 

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2011年,在推出環保婚禮倡議後,台灣環保部門緊接著于2012年聯合婚紗業、婚宴場所、租車等行業,共同打造環保婚禮産業鏈。2013年,則重點推廣環保嫁粧概念。2014年和2015年,舉辦環保婚禮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及其家人也慢慢加入傳播環保婚禮理念的隊伍中來。

 

台灣人如今愛上環保婚禮,喜歡用這種新的方式來表達婚姻的內涵。相較于傳統宴席的大操大辦,將婚禮與環保結合在一起,既少了鋪張浪費,又能追求個性時尚,還能扭轉社會奢靡風氣,這不能不説是時代的進步。

 

眼下,大陸民間也漸漸掀起一股環保婚禮風潮,希望大陸的環保部門趕緊抓住契機,向台灣學習,多辦活動,多做引導,兩岸新人一起環保起來。(記者 汪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