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設"中國製造2025"專項資金 智慧製造是重中之重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1-29 09:31:38 | 來源: 證券日報 |
我國將設“中國製造2025”專項資金
智慧製造是重中之重國泰君安預計,未來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有望可帶來3萬億美元GDP增量,相關産業市場空間巨大。
1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聚焦中國製造。會議指出,實施《中國製造2025》對促進製造業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此基礎上,會議還提出,將設立“中國製造2025”專項資金,啟動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和技改工程。同時在“中國製造+互聯網”上儘快取得突破,實現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
利好科技型上市公司
會議指出,為實現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要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製造為抓手,加快構築自動控制與感知技術、工業雲與智慧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等製造業新基礎,培育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産品。
在市場看來,此次會議最受關注的是,會議提出,將完善加計扣除等政策,適當加大財政投入,設立“中國製造2025”專項資金,啟動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和技改工程。
對此,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所謂‘加計扣除’,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在實際發生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例如,假定稅法規定研發費用可實行150%加計扣除政策,那麼如果企業當年開發新産品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為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數額在稅前進行扣除,以體現鼓勵研發政策”。
“這對於目前很多科研投入不菲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而言,是個很大的利好。當然,同時其也會激勵更多企業在研發上進行投入。”該相關人士向記者強調。
而設立“中國製造2025”專項資金,啟動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和技改工程,則被市場視為實現“中國製造2025”有效措施,以及更加具體的“中國製造2025”行動部署。
製造強國將成資本市場主旋律
就此次會議提出要抓緊發佈智慧製造、綠色製造、品質品牌提升等11個配套實施指南、行動計劃或專項規劃。以及要在“中國製造+互聯網”上儘快取得突破。
早在此前,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政府計劃用三個十年來實現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中國製造2025”規劃綱要》就是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目標是把中國從全球製造業的第三方陣,提升到第二方陣。最終目標,是到2045年躋身第一方陣。彼時,苗圩還表示,“互聯網+”就是實現三步走目標第一步“中國製造2025”的強有力工具,將為産業智慧化提供支撐,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對於此次會議內容,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金融機構、上市公司人士均表示,“中國製造2025”,以及十三五規劃中的製造強國戰略,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資本市場乃至中國發展的主旋律。
相關人士認為,“其中,智慧製造是重中之重。智慧製造包含生産過程的智慧化、製造設備的智慧化和産品的智慧化。智慧控制系統重點看好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工業視覺,至2020年國産市場佔有率達到40%以上;智慧製造機器重點看好工業機器人、智慧化成套設備,預計至2018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5萬台、複合增速為27%,保有量達到60萬台”。
就目前來看,“中國製造2025”最吸引資本市場的兩大“風口”為工業互聯網和機器人。此前,國泰君安表示,工業互聯網代表著新的生産力方向,將為傳統行業帶來巨大效率改進,未來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有望可帶來3萬億美元GDP增量,相關産業市場空間巨大;而民生證券層表示,圍繞智慧機器人可以佈局三大投資主線,具備系統集成能力,客戶資源深厚下游廣泛的系統集成商;某細分領域優勢突出,不斷拓展相關領域具備一定客戶基礎及實踐經驗的設備製造商;通過內外部合作整合進入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的上市公司等。
不過,市場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席捲A股的工業互聯網和機器人熱潮都有些浮誇,在我國實際並不掌握工業互聯網和機器人等領域核心技術的前提下,行情的形成不過是一種炒作而已。相比之下,例如減速器等核心部件的技術突破,倒顯得更有價值。
■本報記者 于 南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