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捐款內地教育超80億 逸夫樓式命名成富豪最愛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1-06 14:54:15 | 來源: 新華網 |
據大公網報道,樂善好施的香港富豪們捐助教育可謂“揮金如土”,記者從國家教育部了解到,香港企業家通過國家教育部已經給內地教育捐款超80億元。為答謝捐贈企業家,高校以企業家之名命名大樓、獎學金、基金……“我投之以利,你報之以名”成了企業家與大學之間屢試不爽的”雙贏“範式。
香港富豪熱衷捐助著名高校
有評論如此評價香港人,“香港人樂善好施,盛産企業家,也盛産慈善家。”在香港富豪捐助的公益項目裏,教育位列其中。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大學收到的大額捐款的海外來源地中,香港一直高居榜首。香港與內地一衣帶水,香港企業家對內地教育捐贈情況又當如何呢?
大公網記者從國家教育部港澳臺辦了解到,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香港愛國愛港知名企業家霍英東、邵逸夫、邵方逸華、曾憲梓、李嘉誠、李兆基、田家炳、呂志和、周凱旋、方潤華、石敬宜、伍沾德、劉家昌等,連同培華教育基金會、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新鴻基郭氏地産基金、華夏基金會、柏寧頓基金會、太古公司等機構,通過國家教育部累計向內地教育事業贈款總額折合人民幣超過80億元。
國家教育部港澳臺辦告訴大公網記者,內地贈款項目依據捐贈人意願,配合國家教育事業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需要,在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捐贈項目實施內容包括建設學校校舍、實訓基地,設立教師科研基金,頒發優秀教師獎教金、優秀學生獎學金,開展校長和教師培訓,舉辦學校管理和德育教育研討會、校長論壇,捐贈書籍、設備等。
過去一年,香港富豪與內地高校頻繁互動,前有浙江大學授予香港知名企業家曹其鏞名譽博士學位,後有李嘉誠出席李嘉誠基金會捐資1.3億美元成立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啟動儀式。文/張韋韋
李嘉誠基金會捐贈1.3億美元的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簡稱GTIIT)昨日于汕頭舉行建設啟動儀式
事實上,相較于其他教育領域,香港企業家更熱衷於捐贈高等教育,更確切的是,是著名高校。
以浙江大學為例,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共向浙江大學捐贈7個批次8個項目,遍佈多個校區,總額達3.1億港元及400萬美元;曹光彪先後在浙江大學捐資1000萬港幣設立浙江大學曹光彪高科技發展基金,捐資1800萬港幣建造曹光彪高科技大樓。曹光長子曹其鏞捐贈逾億美元成立百賢教育基金會,設立“亞洲未來領袖獎學金計劃”;查濟民為浙江大學捐資2000萬美元,並於1994年創立了“求是科技基金會”,已獎勵了包括“兩彈元勳”和“神舟五號”功臣在內的770多位傑出科學家和青年科技英才。
香港永新企業副董事長曹其鏞,日前獲得浙江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其對教育、文化事業的捐贈和貢獻
捐贈,企業家與大學間“名與利”的雙贏範式
儘管企業家捐贈不求回報,但高校為了答謝企業家樂善好施、捐資助學的善舉,還是會在名譽上給予回報。
在香港,高校把命名作為回報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慣例。比如,為答謝李嘉誠的鉅資捐贈,港大醫學院以李嘉誠冠名。為感謝香港著名企業家鄭裕彤,港大把百年校園其中一幢由法律學院使用的大樓命名為“鄭裕彤樓”。
以企業家命名大樓,內地緊跟風潮。在獲贈香港恒基地産主席李兆基的2億元人民幣捐助後,北大將落成後的人文大樓永久命名為“李兆基人文學苑”,公共教室樓命名為“李兆基樓”,講座教授基金命名為“李兆基講座教授基金”。邵逸夫捐建的逸夫樓,更是遍佈香港和內地各所高校。
就在不久前,華孚石油有限公司、合孚行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咏曼與香港兆進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蔡黃玲玲共同向華東師範大學捐贈1000萬。在這1000萬中,就有600萬元用於華東師範大學基礎設施建設,400萬用於設立獎學金。
為了感謝楊咏曼和蔡黃玲玲的善舉,華東師範大學也“報之以名”,分別將閔行校區學生共享空間以及學生生活廣場永久冠名為“楊咏曼樓”和“蔡黃玲玲樓”。此外,由兩人出資設立的獎學金也將用她們的姓名命名。
除了建築物和獎學金命名,為回報企業家捐贈,一些知名大學還授予香港企業家“名譽博士”身份。
名譽博士是一項榮譽學位。中國授予名譽博士的條件是國內外卓越的學者、科學家或著名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在學術、經濟、教育、科學、文化和衛生等領域,以及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事業中有突出的貢獻。在浙江大學授予的9位名譽博士中,香港企業家就佔了4位,他們分別是邵逸夫、曹光彪、查濟民和曹其鏞。
“我投之以利,你報之以名”成了企業家與大學之間屢試不爽的”雙贏“範式。
教育部在捐贈管理和使用上是怎麼做的?
香港是名校捐贈最活躍的地區,香港企業家熱衷捐助香港高校,與香港高校籌款積極主動有關係。為了鼓勵社會捐獻和學校籌款,香港特區政府專門出臺了“配對補助金計劃”,高校籌得的捐款,政府以每1元配1元的等額方式,發放配對補助金。補助金的上限為2.5億元。
香港高校財務比較公開透明,各項捐贈都能讓捐贈人清晰地知道用途和去處。內地在捐款管理和使用上是怎麼做的?
國家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相關人員告訴大公網記者,教育部在捐贈項目遴選立項時,本著“服務國家戰略,發揮最大效益”的原則,在充分尊重贈款人意願的基礎上,配合國家教育事業發展需求,積極引導,主動謀劃;在捐贈項目實施過程中,制定項目管理辦法,實行嚴格、科學的管理,做到賬目清楚,核算準確;將捐贈資金納入中央財政統一管理、集中核算、專款專用,確保捐贈項目保質保量按期順利實施;在捐贈項目實施完成後,項目成果及時反饋給捐款人、機構和社會。
教育部不斷完善捐贈項目管理制度,積極將捐贈項目做成長遠的,有影響力的品牌項目,使捐贈資金儘早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讓捐款人放心,讓社會放心。(文/張韋韋)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