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透視:全球製造業新秩序初顯
編輯: 李邵鵬 | 時間: 2016-10-11 10:14:00 | 來源: 人民日報 |
資料圖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製造業增長都明顯放緩。但在總體的低增長之下,各國的情況出現分化。發達經濟體的製造業增速相比危機前大幅度下滑。例如,美國製造業增速從2007年的3.3%下降到2014年的1.7%,日本從6.0%下降到1.5%,德國從4.4%下降到1.7%。而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製造業逆勢增長,如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喀麥隆、墨西哥等國的製造業增速超越了危機前水準;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國雖然沒有恢復到危機前,但也呈高增長之勢。
這種增速的差異造成危機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製造業在全球的比重明顯提高。不包括高收入國家的亞太地區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比重從2007年的15.8%提高到2013年的28.2%;中國製造業比重從12.5%提高到24.1%,印度則從2.0%提高到2014年的2.5%。全球製造業新秩序也在此基礎上得以重構,並呈現三方面特徵。
第一,中國製造業加快向中高端邁進。金融危機後,雖然中國經濟和製造業的增速回落,但是産業升級步伐加快,産業結構明顯優化。2015年,中國研發經費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達到2.1%,已經與發達經濟體的水準相當,在SCI、EI論文發表數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中國製造不僅在高鐵、工程機械、通信設備等産業進入世界領先之列,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聯網、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領域也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第二,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熱土。隨著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其低成本勞動力優勢開始顯現,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産業和信息技術加工裝配等勞動密集型環節開始加快向這些國家轉移。2007年到2014年間,發展中國家(除中國外)、新興市場國家吸引國際直接投資流量佔世界的比重分別從26.9%和31.7%提高到51.4%和53.2%。
第三,發達國家在技術前沿領域仍佔優勢。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促進製造業回流的實際效果並不明顯,以美國為例,2008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比2007年下降0.5個百分點至12.3%,金融危機後基本在12.3%之下波動,並沒有更強勁的表現。但是,發達國家製造業的比較優勢沒有明顯改變。美國重振製造業的重點仍然在發揮其科技和人才優勢,加快對人工智能、三維列印、虛擬現實、生命科學、新材料等新興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以期佔領新一輪産業競爭的制高點。
總體而言,全球製造業秩序既有變化也有不變。變化的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比重提高,中國製造業的話語權進一步加大;不變的是基於比較優勢的全球分工體系——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加工製造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具有成本優勢,而發達國家在高技術産業領域的優勢仍然明顯,主導全球價值鏈、佔據高附加值環節,並通過加強前沿技術創新進一步發揮其對全球産業的控制力。
新聞推薦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
- @在閩臺胞 一批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值得關注 涉及四方面17條2024-10-29
- “我為臺胞辦實事”推進活動在京舉行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