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至2015年,網民數量平均每年增長10.6% 拉美國家加速彌合數字鴻溝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10-11 10:32:51 | 來源: 人民日報 |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委員會不久前發佈《2016年寬頻狀況報告》稱,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拉美地區國家的網民數量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迅猛增長,2015年使用互聯網的家庭比例達到了43.4%,較2010年入網家庭數量翻了一番。
報告主要作者艾德文·羅哈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網絡作為信息時代的核心標誌,可以間接地反映某個國家或地區的現代化發展程度。從這個層面上來説,網絡使用率的提高説明瞭拉美地區信息服務産業的升級和居民支付能力的提高,是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進步的佐證。2010年,拉美地區國家的網絡普及率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低37.2%,而這個差距到2015年底時縮小了12%。哥斯達黎加、烏拉圭和智利3個國家的家庭入網率在拉美地區名列前茅,均接近60%的水準。
手機等移動客戶端入網率的顯著提高是拉美地區網絡使用量增加的重要特徵。該報告顯示,2010年拉美地區各國使用家庭寬頻網絡的人數約等於使用移動網絡的人數,而此後5年,移動網絡用戶數量增長了802.5%,家庭寬頻使用量僅增長了68.9%。
拉加經委會生産和企業發展部部長馬裡奧·西莫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不斷發展,互聯網日漸成為公眾了解社會、獲取信息和交流溝通的最重要渠道。“人們支付能力的顯著提高為拉美信息化進程打下了基礎。報告中有一些亮點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拉美地區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2010年,1兆比特每秒寬頻網的網費是拉美地區居民月平均收入的18%,而在2016年初,人們僅需拿出月平均收入的2%就能夠負擔同等網速的網費了。”
報告同時指出,雖然取得了上述進展,但網絡品質、入網平等性等問題短期還難以得到解決。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該地區網絡連接速度較慢,使用網速高於15M的用戶數量比例均低於5%,而這一數據在發達國家已達到50%以上;拉美地區城市和農村的互聯網接入量相差懸殊,城市網絡覆蓋率較農村平均高出41個百分點;互聯網使用人群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接入增長量集中在佔總人口1/5的富人當中。
“我們欣喜地看到,14個國家都針對提高互聯網普及率制定了相關政策或規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和電子技術創新是拉美國家普遍考量的三個發展重點。”西莫裏強調,“只有進一步利用科技創新、提高拉美地區國家的勞動生産率和電子信息化程度,才能讓這些國家擺脫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的命運。”
(人民日報裏約熱內盧電 記者 顏歡)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