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位居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留下走茶鄉的兩岸青年的足跡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在安溪縣國心綠谷茶莊園,兩岸的採茶姑娘採茶忙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秋茶正飄香,兄弟採茶去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青春笑臉映紅墻

 

“我好想他們,好想哭。不過好在我們約好了,11月我會去台灣找Emma,他們也約好元旦再來大陸一起迎新。”10月23日傍晚,首都機場T3航站樓安檢口外,看著台灣的小夥伴遠去的身影,中國地質大學志願者趙甜潸然淚下。

 

10月17日-23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人民政協報社協辦的“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如期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各9名大學生組成“一對一”的小團隊,以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為載體,開展了一次既普通又不凡的茶鄉之旅,開展了一次既普通又不凡的交流活動。7天的時間,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華僑大學、台灣師範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兩岸青年以“一對一”結對的方式,分別走進了泉州、杭州、北京三座城市,深度接觸了中華茶文化、體驗了烏龍茶、綠茶的採摘、製作工藝,學習了從品茶到泡茶、敬茶的中華茶禮。

 

主辦方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是茶的故鄉,博大精深的中華茶文化在兩岸都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以茶為載體,組織兩岸大學生交流互動,一來可以有助於大家加深了解,二來可以攜手一道尋訪中化茶文化的脈絡,找到兩岸間共同的文化之根。

 

正如志願者趙甜所説,一路走來,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人朝夕相處、共同學茶。“每天睡前,我們會聊聊彼此的心事兒,白天又可以一起走進美麗的茶園、體驗精彩紛呈的茶文化。大家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分別時,都依依不捨約定再見。”趙甜説。

 

台灣亞洲大學李佳真,正是趙甜此次活動中結下的“閨蜜”Emma。她笑著補充説,“不僅如此,旅途中我們一起學習工藝、體驗操作,茶葉的來之不易讓我們為之驚嘆。回去後,我一定珍惜和愛護茶葉,還要和台灣的家人朋友分享茶知識,未來也要把如此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傳遞給外國朋友。”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高悅則欣喜地用一杯茶講述他們的友情之路。“我們從互不相識,到為台灣朋友接機,再到與華僑大學學生惜別,我們的感情就像是茶的前三泡一樣,由淡到濃。”他自己將旅程這樣概括:品一壺好茶,交一群益友。

 

作為此行台灣團團長、國際扶輪3460地區RYE委員會主委的林石清,不僅借此機會還父遺願、尋根問祖,更是對此次茶旅感慨良多。

 

“通過實地走入這些地方,以茶這一傳統文化作為載體,兩岸青年走進茶鄉,共同交流。不僅收穫了友誼,結交了朋友。更通過認識茶,了解茶,促進了交流與溝通。”林石清説,茶鄉行活動結束了,但他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來自台灣的孩子和大陸的志願者,通過‘一對一’交流都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未來,他們肯定還會親密溝通,來大陸或者去台灣,也許還會有下一次的訪茶之旅。”

 

“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離不開華僑大學對泉州站活動以及杭州市政協對杭州站活動的鼎力支持,一路上有他們的積極參與,行程才會如此順利。”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中,兩岸青年也由不喝茶不懂茶,到變為好奇、會泡茶,並主動向長輩奉茶,變化很大,令人感到欣慰。更值得開心的是,通過一脈相承的茶文化,他們已經成為了真正的茶友。兩岸青年收穫友誼,也了解了中華茶文化‘茶和天下’、‘客來敬茶’等深刻內涵。願茶牽起的情誼,能夠跨越海峽,香濃持久、回甘綿長。”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炒茶不容易,火候難掌握。華僑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聶耀庭試著炒茶。

 

泉州制茶:採摘製作兩不誤

 

“沒想到,來安溪還當起了採茶姑娘。”台灣亞洲大學的李佳真,背著一個窄口寬肚的竹簍,在一排排高到腰身的茶樹前,正有模有樣地採著茶葉。

 

旁邊男生的動作明顯不如李佳真嫺熟,只見他“揪”著茶葉不放,可怎麼也拽不下來。“茶農可真不容易啊。”他頗有感觸地説。

 

在安溪縣國心綠谷茶莊園內,暑熱褪去,秋茶飄香,兩岸青年大學生們人生中第一次採茶體驗,幸運地趕上了安溪鐵觀音秋茶採制的尾巴。

 

“春茶‘五一’採,秋茶‘十一’採。”北京理工大學劉陽現學現賣地説,“老師要求採摘一芽三葉,看似簡單的選取原則,其實需要採茶工既保證採茶效率,又要保證茶葉品質,真不簡單。”

 

現場的“老師”,正是福建省人大代表、高級農藝師、安溪茶果局茶葉站站長楊文儷。她與茶打交道30多年,與在安溪投資茶産業的臺商結緣也已有20多年,曾多次為茶赴台灣交流。

 

“台灣的木柵鐵觀音,就是安溪農民張乃妙帶過去的,他將茶苗帶到台灣,種在木柵,因此得名。烏龍茶的製作技藝也同樣是從安溪傳到閩北,再到台灣。”楊文儷説,安溪與台灣的茶緣由來已久,“安溪的茶機械設備,則是從台灣引進,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茶葉生産,現在不少臺商在這兒投資,這兒也種植了一些台灣培育的茶樹品種。”

 

大家恍然大悟,原來,安溪作為臺胞重要的原鄉地,兩地茶緣也是如此深厚啊!

 

來到正在趕制秋茶的莊園加工廠,尚未進門,香氣撲鼻。“真香啊,是桂花香嗎?”

 

“鐵觀音茶香主要是桂花香、蘭花香,你們的鼻子可真靈!”國心綠谷茶莊園工作人員李進和笑著説。

 

在加工廠的展示廳,大家一眼就看到了又圓又大的簸箕懸挂半空,上面鋪著一層茶葉。“在機械加工製造之前,制茶師傅就會用這個工具進行手工搖青,搖青是讓茶青之間相互摩擦碰撞,細胞壁破碎,是香高味醇的關鍵步驟。”李進和説。

 

幾位同學迫不及待地試著搖起來,幾分鐘後都紛紛笑著喊“腰酸背痛”。

 

“小時候,我父親沖泡烏龍茶時,我常在身邊觀察,還曾把茶葉作為禮物送給法國的朋友,但我從沒這麼近距離地了解過它的加工技藝。”台中科技大學蔡吟謙説。

 

“這趟茶文化交流之旅,讓我漸漸愛上茶了,我想茶會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東海大學林佩萱説。

 

中國地質大學志願者趙甜更是邊聽老師講解邊錄音邊提問,不停地感嘆:“茶葉真是一門大學問!”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龍井村的茶園,美麗而多情。

 

龍井問茶:從博物館到村莊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20日的杭州,煙雨濛濛,詩意盎然。兩岸青年茶鄉行的隊伍,就在此時叩響了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大門。作為茶文化專題博物館,這裡在G20峰會期間接待過不少國外元首,中國茶的風采在各細微處彰顯,同學們也備受感染。

 

當上百種的茶樣同時呈現,一一打開,觀形、聞香、對比,每個人都向前湊著,儼然一個個小“專家”。而中國茶對世界的影響,更是讓學生們感到自豪和震撼。中國地質大學志願者馮田蕤頗有心得:“中國茶歷史悠久,我們身為青年人,有義務和責任,去了解茶文化、傳播茶文化。”

 

到杭州,自然不能少了品龍井。一次龍井茶的茶藝表演,幾個小場景,吸引了大家。

 

注滿水的蓋碗旁,荷葉形的賞茶器中,意外地放著幾枚1分錢的硬幣。“你們可以將硬幣貼著蓋碗邊橫放入水中,會有神奇的現象發生。”

 

同學們紛紛動手一試,隨後驚嘆一片——硬幣竟然都漂浮在水上,不會沉入杯底。“這是杭州有名的虎跑泉水,水密度高。水為茶之母,有好茶,少不了好水。”

 

茶藝師隨後優雅地泡起了今年的新龍井、並一一奉茶給學生。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被奉茶。”接過蓋碗的台灣國際扶輪3460地區ROTEX會長陳柏元品完茶湯,還饒有興味地將茶葉放在嘴裏嚼起來。“一吃起來有些許苦味,到後來有清香和回甘,就像現泡的一樣。”

 

穿梭在龍井村內,學生們都感慨萬千。“幾乎家家戶戶都賣茶啊!”

 

“西湖龍井按照産地不同,又有獅(獅峰)、龍(龍井)、雲(雲棲)、虎(虎跑)、梅(梅家塢)五個品牌,我們所在的地方正是獅峰龍井的産地。每戶村民幾乎都有自己的茶園。”講解員介紹。

 

幾位同學忍不住在龍井村內尋起茶來:“想買些茶回家,給父母、給老師們嘗嘗正宗的龍井茶,還想為他們講講龍井茶的故事。”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在杭州市余杭區徑山村中,感受徑山禪茶文化。

 

徑山尋茶:不遇寺院感受禪茶

 

到杭州徑山,自然是為了徑山寺的禪茶而來。創建於唐天寶年間的徑山寺,曾是江南五大禪院之首。當年,正是在這裡禪修的日本僧人將徑山茶具、徑山茶宴(暨中國禪院茶禮)以及諸多的中國茶典籍帶回日本,才演化出“日本茶道”,並影響到台灣。

 

只是不巧的是,徑山寺在修繕中,交流團無法在寺院中感受真正的茶宴。但在寺院腳下的徑山村,一間不大的“心無塵”茶館,讓學生們見識了徑山禪茶的深厚魅力,彌補了遺憾。

 

這家茶館的主人是余杭區政協委員、徑山鎮徑山村村委會主任俞榮華,他也是徑山禪茶傳承人,他激動地説,“徑山村被稱為中國禪茶第一村,你們從海峽彼岸來到徑山尋根問茶,真是來對了。”

 

俞榮華接下來的一段話,則更讓在場的兩岸青年為之驚嘆。

 

“徑山村還和台灣嘉義市梅山鄉太興村是姐妹茶村,我也為此到過台灣4次。在那裏我學到了很多制茶的寶貴經驗,還結合徑山資源,開發了一款融匯了兩岸制茶技藝的徑山紅茶。”俞榮華還貼心地準備了幾包茶葉,讓遠道來的客人們帶回去嘗一嘗。

 

另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陳金信的到來,更是讓大家驚訝,他手裏舉了一個小小的竹刷———這是他的專利産品茶筅,是專門製作抹茶的工具,他介紹,目前這個産品遠銷日本,是日本抹茶製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這也讓大家深刻感受到日本和徑山茶文化的深厚淵源。

 

生活在徑山多年的溫州前輩、徑山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陳宏,為大家講述了徑山禪茶歷史後,更是用閩南語唱起了台灣歌曲,現場熱絡又溫馨。

 

看到學生們的笑臉,余杭區政協秘書長吳忠雲欣慰地説,“就是希望海峽兩岸青年朋友們能不虛此行,更希望大家能在徑山寺修好後再來一探禪茶的神秘。”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北京天福茶文化館辦公室主任指導台灣淡江大學學生童煒婷學習茶道。

 

北京論茶:對話納蘭學禮天福

 

22日,兩岸青年學生來到了旅途中的最後一座城市———北京。一場由學生自發組織的“與納蘭詞與茶的對話”分享茶會如期舉行。“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分享會,我們是主持人———茶葉兄妹二人組,有請我們今日嘉賓——納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子菲老師為大家講講納蘭與茶的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你們知道是誰的詞嗎,就是納蘭性德。”子菲老師帶著大家走進納蘭性德的世界,“我們將要去參觀的宋慶齡故居,曾經就是納蘭的家——納蘭明珠府。納蘭是清初第一大詞人,他的詞中也有茶。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在《採桑子》中,納蘭抒發著對妻子的思念。”

 

學生們有感於詞中的情懷,紛紛舉手主動誦詞,一首又一首,茶香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分享中更濃了。

 

23日,兩岸青年茶鄉行活動到了最後一站———北京天福茶文化館。

 

天福茶業是由來自台灣的李瑞河先生在大陸創辦的茶企,李瑞河也因為這家茶企的成就斐然而被譽為“台灣茶王”。走進天福茶文化館,來自台灣的茶及茶具讓台灣大學生格外親切。天福北京分公司辦公室主任白麗萍向同學們介紹説,多年前,李瑞河在台灣以做茶起家,經營受到重創後,是祖國大陸給了他再次發展的良機———他來到大陸創辦的天福茶業取得巨大成功。

 

承載著兩岸茶緣的天福茶文化館,也自覺承擔著向青少年推廣中華茶文化的重任。得知兩岸大學生將來參訪,他們特意安排正在這裡學茶的中小學生和大家交流。已是退休之年的白麗萍更是親自給年輕人演示中國茶禮。

 

“在茶面前,人人平等,但奉茶時要以左為尊,所以從左邊開始依次奉茶。”白麗萍邊給大家講解邊走到大家面前,一一奉茶,“茶杯要放在客人方便拿的位置,用語言説出‘請喝茶’三個字,或者用動作,比如鞠躬、將右掌心翻轉,都是表示請喝茶。”

 

台灣淡江大學學生童煒婷躍躍欲試,她走上前去,在白麗萍的指導下,沖泡茉莉花茶,並端著沖泡好的茶走到團長林石清面前,恭敬地將茶奉上,説,“主委,請喝茶。”

 

已是有些疲憊之意的林石清有點意外,但馬上臉上泛起笑,接過蓋碗,説,“謝謝你親手為我泡的茶。”

 

花絮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泉州方志委主任張惠評(右一)陪著林石清團長(右三)一起翻看林氏宗譜,尋找祖先的印記。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在宗親的帶領下,林石清帶領夫人向祖先牌位敬香。

 

團長尋根

 

“我父親臨終時還囑咐我,一定要回大陸來尋找宗親,要告訴後代我們從哪來的。”此行,林石清團長也是帶著父親的遺願,到大陸尋根問祖。

 

林石清説,自己是台灣鹿港日茂行的後代,家譜早年在火災中盡毀,只知道祖上來自福建泉州永寧,祖先牌位上寫有“鰲西”。“我的孩子都已經上大學,我父親的遺願我還沒有實現,想想就難過。”

 

當林石清的尋親請求發過來時,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人民政協報社福建記者站立即開始行動,委託泉州市有關部門尋找林氏宗親。“找到了!”泉州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主任張惠評很快傳回捷訊,“泉州永寧古有鰲城之稱,鰲西肯定是指永寧之西,我們一經尋訪,果然當地聚集有上百戶的林氏家族。而在他們那兒,正有日茂行舊址!”

 

交流團到達泉州的當日下午,來自兩岸的青年學生跟隨林團長一起,在永寧古鎮的林家祖祠見證了血脈尋親的感人一幕。“當我踏進祖祠的時候,胳膊上的毛孔都有種感應,我知道,我回家了。”當層層包裹的祖譜被拿出來,幾位耄耋宗親圍過來,交流團全體成員都在深深的震撼中。

 

親緣幾世,尋親幾時。告別時,林團長一再向親人們鞠躬致意:“我下次帶三個兒子一起回來!”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告別華僑大學前,與華僑大學的就讀的台灣同學依依惜別。

 

華僑大學的不捨情緣

 

在泉州的3天,交流團一直有幾位東道主的熱心陪伴———那就是華僑大學5位在讀的台灣學生。他們來自台灣,就讀于祖國大陸,對台灣的小夥伴有鄉情,對大陸的小夥伴有友情。一路走來,他們作為志願者,熱情週到地介紹著泉州、服務著全團。

 

離開泉州前的分享茶會上,海峽兩岸的青春激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一邊是華大5位志願者組織的遊戲,這是他們幾日來精心籌備的“告別演出”,另一邊則是大陸與台灣團的18位學生,悄悄為東道主準備的驚喜。“華大同學這幾天一直為我們服務,馬上分開了,要對他們表達感謝!”

 

當這些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人,在華僑大學校園裏共同唱起歌曲《朋友》時,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難捨難分。

 

文化尋根一脈問茶——兩岸青年走茶鄉活動圓滿收官

 

在杭州富陽黃公望紀念館前,富陽區政協常委、黃公望研究會副會長蔣金樂(右前)為大家現場解讀《富春山居圖》,左前為杭州市富陽區政協副主席蔣建民。

 

富春山居的懷古

 

“富陽本有好茶,但茶鄉行我們卻帶學生們到黃公望紀念館以及他的隱居地參觀,正是希望他們知道海峽兩岸之間關於這幅畫的淵源。”富陽區政協副主席蔣建民説,自成立以來,黃公望紀念館已接待了大量的台灣同胞,並進行了多次文化交流。“正因此,富陽還在黃公望紀念館處成立了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對於學生的疑惑,富陽區政協常委、黃公望研究會副會長蔣金樂循循道來:“古稀之年的黃公望,來到了富陽隱居,以此為背景,為無用師繪製了中國十大傳世名作之一的《富春山居圖》。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不幸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2011年,在兩岸各界人士推動下,雙畫終於得以在台北故宮合璧展出,轟動了世界。”

 

“其實,不只是黃公望,據我查閱的諸多文獻,歷史上還有5位富陽名人,和台灣有很深厚的淵源。”蔣金樂説,此次兩岸青年茶鄉行的來訪,讓兩地的緣分愈加深厚了。

 

文/圖 李寅峰 紀娟麗 徐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