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白宮誰當家 中美合作好過對抗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11-07 17:26:13 | 來源: 新華網 |
美國總統選舉定於11月8日迎來最終投票日。從目前民調支持率來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選情持續膠著,前者略領先。
最近聯邦調查局(FBI)重啟對希拉裏“郵件門”的調查,似乎給特朗普最後時刻艱難“翻盤”創造了機會。然而FBI6日宣佈,維持此前作出的不建議起訴希拉裏的結論,似乎又在最後時刻再次給希拉裏“放行”。
11月3日,白宮門前,就職檢閱台開始搭建。(新華/路透)
兩位候選人曝出的各種醜聞,為大選添加了許多變數和看點。中國該擔心“説話不靠譜”的特朗普上臺?還是當國務卿時對華強硬的希拉裏上臺後對中國更有利?新華社記者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為您解讀。
【希拉裏特朗普勝負難料】
10月28日,FBI致信國會高層,宣佈重啟對希拉裏“郵件門”的調查。此後,希拉裏對特朗普一度達兩位數的領先優勢明顯縮小。而6日FBI維持不起訴的決定對選情有何影響目前尚難判斷。
賈慶國認為,一兩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從統計學角度來説不具實際意義,“不到最後一分鐘,很難説誰的勝算更大”。不過,“一般而言,美國主流精英能接受的候選人比他們不能接受的候選人最終勝選的概率要大”。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新華社記者沈敏攝)
賈慶國指出,希拉裏是美國主流精英代表,而特朗普的政策主張“偏離主流價值和看法太遠”,兩人的政策差異是“質而非量的差距”。
從國外反應來看,大部分國家對特朗普當選的擔憂甚于希拉裏上臺。這既是因為特朗普的政策主張較極端,也是因為其説話和行為方式不太“靠譜”。
【中美應合作而非對抗】
賈慶國認為,從歷史角度來看,執政黨候選人當選比在野黨候選人當選對中美關係衝擊要小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執政黨候選人上臺,對前一屆政府的政策、包括對華政策的批評不會太多,也不太會做出很多偏離現有政策的新競選承諾。而在野黨候選人上臺後,會更傾向於改變、推翻上一屆政府的政策,並提出更強硬的政策主張。
而從本屆大選來看,賈慶國指出,國內不少人對希拉裏持負面印象,主要因為她當國務卿時曾對華有些強硬主張,包括積極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而這個戰略在很多人看來主要針對中國。此外,希拉裏在人權、網絡安全等問題上對華態度也偏強硬。不過,希拉裏曾促進中美人文交流,如推動10萬名美國留學生到中國學習的“十萬強計劃”。
11月3日,希拉裏在北卡羅來納州參加競選活動。(新華/歐新)
賈慶國説,國內不少人對特朗普印象較好,主要是認為他長期經商、相較于希拉裏更傾向於交易,因此更好打交道。還有一些人僅僅因為不太欣賞希拉裏的對華強硬作風轉而支持特朗普。
賈慶國説,不管誰是下一任美國總統,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大國,處理關係的最佳選擇一定是合作而非對抗。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指出,從歷史上看,大國的衰落均與維護國際秩序的成本太高有關。對抗會增加維護國際秩序的成本。中美各自利益正處在一個互相融合的進程,但需要在如何共同維護國際秩序方面建立更多共識。
【“美國政黨制度沒有與時俱進”】
賈慶國説,特朗普如此偏離主流精英價值觀的候選人能異軍突起、獲得那麼多支持,美國人自己也很困惑。民粹主義或極端民族主義在很多國家都有增加趨勢,“特朗普現象”便是表現之一。
11月6日,特朗普在艾奧瓦州參加競選活動。(新華/法新)
賈慶國説,一部分美國民眾並未從全球化進程中獲益,他們的利益甚至受到損害。為迎合這部分民眾要求,一些政客開始鼓吹貿易保護主義等反全球化政策來謀取政治利益,但這與美國整體國家利益並不相符。
對於很多選民來説,這兩個候選人都不理想,卻面臨“沒得選”的困境。賈慶國認為,這説明美國社會在全球化衝擊下已發生很大變化,而共和、民主兩黨精英的主張與民眾需求差距較大,“美國的政黨制度有些過時了”。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的政黨體系有可能會因社會出現新的價值主張而發生重組。(新華網電 記者海洋 沈敏)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