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港珠澳大橋促粵港澳三地區域産業升級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12-08 17:20:4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今年粵港澳學術研討會,匯聚三地學術界人士就各方面進行研討。在交流環節上,學者分別對三地在環保、科技創新、法律及青少年教育的發展分享研究成果。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副會長陳錫僑表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上,粵港澳三地都可為此作出貢獻,應著手研究如何提高能源效益,開發風力發電、太陽能及地熱能等能源。他表示,內地多個省市正大力開發風電及太陽能,都有大規模的新能源建設,相反港澳兩地則較少。他又指,推動電動車在城市使用,可助提高能源效益。
港創新科技發展滯後
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鐘韻指,比較香港和深圳兩地的科技創新産業發展,指兩地同於9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創科,但至今深圳的創科發展卻較香港領先,香港的研發經費及研發人員投入,以至專利授權都落後於深圳。
她分析指,香港創科發展落後,因香港依靠傳統産業,如金融、地産及消費服務等,推高經濟增長,但這反而妨礙香港發展創科産業,因社會認為創科對GDP的貢獻少,香港的創科産業並未從地區的高經濟發展水準中獲益,而港深科技合作與香港創科亦不具有顯著關係。她建議,特區政府需確定創科産業為香港未來産業發展主導的理念,並推出相應的産業發展政策,營造創新氛圍及平臺。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理事謝漢光指,將於2018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橋,可令港澳兩地通車時間縮短至半小時,有效加速珠三角地區的區域融合,港珠澳三地人流、物流將增加,有利珠三角及廣東西部的經濟轉型升級,形成大珠三角經濟圈內的産業轉型升級。他又指,大橋對澳門本身的幫助,除惠及當地的博彩及旅遊業外,亦可鞏固當地房地産市場,並適度促進澳門多元發展,如發展會展商務及金融業。
廣東省法學會副會長蔡鎮順指示,隨著粵港澳合作增加,三地間的法律衝突亦隨之浮現,主要因三地的法律原本基於不同體系法律。他建議,要防止三地法律衝突,要加強交流溝通。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陳俊指,早前向733個由初一至高三的澳門中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積極心理資本,即自信、韌性、希望和樂觀,發現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有助增加他們與學校聯結、友誼及自尊等狀況。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2024-11-12
- 藍廳觀察丨菲律賓出臺涉海“惡法” 包藏險惡用心2024-11-12
- 特寫:讓兩岸青年交流成為增進彼此認同的“良方”2024-11-12
- 殲-35A、嫦娥六號月背樣品、貨運航天飛機……本屆航展“亮點”紛呈!2024-11-12
- 電影出海!中國電影推動中美文化交流 為國際市場注入新活力2024-11-12
- 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中國角開幕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