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雙城記:“護國戰爭”前夕的上海與昆明

1915年12月19日,護國之役前夕,袁世凱復辟登基,以洪憲為年號。當日,在上海和昆明兩座城市中,反袁勢力正為革命奔走,或營救被捕的同伴,或策劃軍事起義,演繹一場傳奇的東方雙城記。

 

護國運動形勢圖

護國運動形勢圖

 

上海中營救志士

 

在上海,孫中山正聯絡法國總統、總理和外交部長,希望他們能出面干涉,阻止上海法租界工部局將早前逮捕的中華革命黨黨員引渡予袁世凱政府。

 

被捕的革命黨人以梁鐘漢為主,都是些在辛亥以前便追隨孫中山左右的革命志士。梁鐘漢,字瑞堂,湖北漢川馬口鎮人,1906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辛亥後成為湖北省議會議員,其後因黎元洪排擠湖北革命黨人,被迫逃往上海。二次革命,協助居正防守吳淞炮臺,後又調任討袁軍總司令部總參議兼財政主任。1915年,梁在東京加入中華革命黨,任中華革命黨湖北西路總司令,回到湖北起兵討袁。途經上海時,他被袁軍的密探誘捕,關押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的蘆家灣監獄。另外,被逮捕的還有按尹神武指示,參與刺殺袁世凱的忠實爪牙,上海鎮守使鄭汝成的王曉峰和王銘兩人。

 

當時袁世凱即發出命令,照會上海法租界的捕房立刻引渡梁鐘漢及二王等人。在數個月前,另一名革命黨員劉鐵也被上海租界巡捕房逮捕,不一日便被引渡予袁世凱政府,最後更被殺害於上海西炮臺,年僅26歲。所謂前車可鑒,孫中山得到消息後,立刻運動開展營救行動。梁鐘漢未被引渡給北洋政府,雖然此後三年他一直在法租界獄中,直到1916年6月袁世凱逝世才獲得保釋出獄,但總算保住了性命。二王便沒那麼幸運,他們不久即被秘密槍殺于上海高昌廟。

 

昆明中起義護國

 

另一邊廂,同年12月19日晚的昆明,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前幾天蔡鍔離開北京,抗算到雲南與唐繼堯共商討袁大業。

 

當時在他身邊的袁家普顯得十分曾不擔心,認為唐繼堯素來忌憚蔡鍔,未必會答應合作。對此,蔡鍔泰然回答説:“無礙。”似是頗有信心。事實上,蔡鍔、唐繼堯兩人淵源甚深:他們不單同庚,而且都是日本士官學校的畢業生,蔡鍔是第三期畢業,唐繼堯則是第六期。回國後,兩人又一同在軍中共事,唐繼堯曾是蔡鍔的部下。當辛亥革命時,蔡鍔為協統,唐繼堯是管帶。蔡鍔就對人説過,唐繼堯為人“沉毅豁達,勇於任事,不愧血性男兒”,所以對他多有提攜,甚至在1913進京前夕,推薦他繼任雲南都督一職。

 

當袁稱帝的輿論甚囂塵上,唐繼堯和蔡鍔函電往來,並派楊純武為信使進京,當面向蔡鍔表示“萬難屈從。滇中已有計劃,請公南來。”所以蔡鍔對唐繼趨的態度和滇軍的情況頗為清楚,唐繼堯曾對軍中將領説:“袁氏盜國,已成事實。吾輩衛國天職,各界信服;若不亟起圖維,不惟外無以對國民,即內亦無以對良心。”如此豪情,真不愧蔡鍔血性男兒的稱讚。

 

12月19日,蔡鍔抵達昆明,即報信給梁啟超,告訴他當地軍民得知他南來時的盛況:“兒童走卒,群相告語,欣然色喜。不數日,金融恐慌,為之立平,物價亦均趨平靜。”

 

蔡,唐兩人見面數日反,唐繼堯發表雲南省《獨立宣言》,並組織討伐袁世凱的“護國軍”,蔡鍔任護國軍第1軍總司令,李烈鈞為第2軍總司令、唐繼堯任第3軍總司,史稱“護國三傑”。

 

(作者:葛爽)

 

 參考資料:楊維真《論蔡鍔與唐繼堯》

 

欄目簡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海峽飛虹中文網攜手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特別策劃推出《聲音檔案——中山先生的一天》,借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的日子,我們梳理中山先生親歷的歷史事件,為您講述民國的史事與人物,緬懷中山先生的歷史功勳。孫中山先生曾説過: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