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利益哪管台灣前途 綠營政客的醜陋嘴臉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12-19 17:02:3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7日發表社評指出,自蔡英文上任以來,形容民進黨當局的最深刻詞彙,應該就是“發夾彎”。不管是一例一休、“公投法”修正、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爭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審查等,至於“臺日漁業協定”談判時的軟弱,都讓台灣民眾看得瞠目結舌。
為了幫蔡當局擦脂抹粉,網路現在流傳關於蔡當局83項政績的消息,希望扭轉執政頹勢。然而,多數民眾看到這則消息的反應是:無感,甚至批評吹噓過頭、自我感覺良好。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的形容就相當貼切:“可笑、非常可笑”。明明許多只是延續馬英九當局的政策,當時在野的民進黨亦曾多次批評,蔡當局現在卻拿來當政績,也難怪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會急遽下滑。
就拿“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剛剛初審的“公投法”修正案來説。民進黨過去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所以人民有權經由“公投決定國家領土及國號”,因這是“人民當家作主”的表徵。再者,民進黨過去一再批評馬英九當局是“傾中賣臺”集團,所以堅持涉及兩岸的政治協議需經“公投”授權及表決。
現在執政了,民進黨“立院”黨團卻把這三項提案全都撤銷了,就怕在兩岸關係凍結的此時,節外生枝,讓大陸找到施壓蔡當局的理由。
這樣的作法,坐實了外界對民進黨“換位子就換腦袋”的看法。為了凸顯民進黨立場反覆、自打嘴巴的荒謬,國民黨“立委”順勢支持民進黨有關“領土變更”的草案條文,讓民進黨驚訝不已。國民黨“立委”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讓民進黨根本無法自圓其説,更戳破蔡英文一再強調兩岸關係仍維持現狀的強辯之詞。
其次,民眾看不到蔡當局擘劃台灣發展的魄力及願景,只看到綠營政客們汲汲于追求自身名利的醜陋嘴臉。民進黨掌有“行政”及“立法”兩權,竟然又把腦筋動到修改臺當局人事聘任,其目的不外乎是進用更多親信,將手伸進原本應行政中立的文官體制,此舉不僅對公務系統有寒蟬效應,更把台灣行之有年、素質頗高的公僕文化破壞殆盡。難道這就是民進黨口稱的“轉型正義”?
民眾對蔡英文及其行政團隊、甚至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的整體表現,早已心生不滿,看到綠營這麼快就露出馬腳,其受權力腐化的驚人程度,讓民眾不禁對台灣前途感到悲觀。
如果蔡當局繼續藐視人民的聲音,對台灣面臨的困境視而不見,那被民眾拋棄的那一天,很快就到來。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