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迎來大選年 歐元區經濟面臨考驗

2016年,國際形勢波詭雲譎,亂中有變。特朗普出人意料贏得美國大選、英國意外“脫歐”、意大利修憲公投被否等“黑天鵝”事件屢屢發生。2017年是歐洲大選年,德國、法國、荷蘭等國傳統政黨都將迎來大考。目前,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和荷蘭“反歐派”自由進步黨在民調中領先,而意大利總理倫齊辭職後,新一屆政府正面臨來自民粹主義勢力“五星運動”黨的挑戰……

 

12月4日,奧地利重新舉行第二輪總統選舉投票,極右翼自由黨候選人霍費爾折戟。這一結果雖然讓歐盟領導人們“松了口氣”,但民粹主義和極右翼勢力強勢抬頭已是不爭的事實。就在第二天,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總理倫齊宣佈辭職,“疑歐派”佔據上風。

 

當下經濟乏力、難民危機和恐怖主義等多重挑戰使得歐洲極右思想滋生、民粹主義風行,一些極右政黨利用民眾不滿情緒迅速崛起,而其宣揚的排外、疑歐和民族主義正在對歐洲政治生態帶來重大影響。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研究員陳旸認為,歐洲政治氣候的演變不太會因為奧地利選舉的結果而停止,民粹主義升溫的勢頭仍將延續。未來,如何適應新的政治生態,將成為歐洲傳統政黨的重要課題。

 

作為歐盟核心國家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正在為適應這種政治新生態作出調整。

 

德國政治學專家辜學武指出,儘管明年大選默克爾連任幾無懸念,但是為了爭取中偏右選民,預計她會在難民收容和同化政策上更為強硬。

 

“明年對歐盟一體化而言會是關鍵一年。如果國民陣線在法國大選中獲勝,其候選人勒龐可能就法國的歐盟地位組織公投,歐盟可能因此面臨存在性危機。”中國社科院歐洲所國際關係室主任趙晨説。

 

當前,歐洲民粹思潮和政黨興起,與美國特朗普上臺形成呼應之勢,使得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主流思想地位受到挑戰,特別是歐洲一體化進程“擱淺”,將對世界多極化格局産生影響。

 

趙晨認為,歐洲一體化對世界經濟有利。如果歐盟的裂縫漸大,那麼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歐盟進行整體合作的難度也會增加,它們將不得不投入比過去更多的精力與成員國進行溝通,這無疑會影響合作效率。

 

歐洲央行本月初宣佈,為刺激歐元區經濟復蘇和應對通縮壓力,決定繼續維持歐元區現行的零利率政策不變,同時將原定於明年3月到期的購債計劃延長至明年底。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不久前表示,寬鬆的貨幣政策對促進歐元區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僅靠貨幣政策是不夠的。他希望歐元區政治家採取行動,多方合力推動經濟增長。

 

歐洲央行將明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1個百分點至1.6%;維持歐元區今年通脹預期0.2%不變,明後兩年預計分別為1.2%和1.6%。(葉書宏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