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華、鞠海濤: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初探

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指引

 

——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初探

 

【內容提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引領了兩岸關係取得歷史性、突破性進展,繼承發展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成為在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指引和基本遵循。本文著重分析了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産生的時代背景,總結了習近平總書記豐富的對臺工作實踐,對這一重要思想深刻的理論內涵進行了初步剖析與闡述。

 

【作者介紹】陳斌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鞠海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政治室主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闢了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局面。對臺工作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對臺工作,胸懷民族整體利益、緊跟時代前進步伐,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以我為主、積極作為,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主動權,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對臺工作取得重大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有力引領兩岸關係取得突破性、歷史性進展,繼承發展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産黨人在探索思考解決台灣問題、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上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指引和基本遵循。

 

一、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産生的時代背景

 

鄧小平同志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揚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從維護好國家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服從服務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出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把握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的發展變化,在親身參與、領導對臺工作實踐中逐漸豐富、形成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著眼於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大局,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祖國大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在此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保持自身發展勢頭,爭取如期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將使我國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闊步前進,從而增強對兩岸關係走向的主導力和對台灣同胞的吸引力,為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全國人民奔向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目標;以“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推進 “五位一體”建設;以“強軍夢”為指引,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圍繞能打仗、打勝仗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等等。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是這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大系統中的子系統,在理論上豐富和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在實踐上推動兩岸關係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開創了對臺工作的全新局面。

 

(二)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科學把握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的重大變化。兩岸關係自2008年步入和平發展新階段以來,呈現出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良好局面,但雙方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結構性矛盾也日益顯現。2014年後,兩岸關係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台灣局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政黨生態上“綠長藍消”,在社情民意上島內民眾“恐中”、“拒統”情緒上揚,年輕世代的“台灣主體意識”更趨強烈。直面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有針對性地推動一系列對臺工作實踐,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大勢,引領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三)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既符合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又適應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深刻變化調整。近年來,儘管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但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潮流、時代主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堅持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保持臺海局勢穩定符合世界潮流,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與肯定。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綜合實力、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顯著提升,美國與我戰略競爭態勢加劇,提出並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在台灣、東海、南海問題上圍堵、遏制中國崛起的動作頻頻。日本和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因東海、南海爭端,積極配合“亞太再平衡”,與我外交摩擦加劇。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調動域內域外一切有利因素,將台灣問題與國際和地區問題聯繫起來看,關聯起來處理,著力排除干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外部不利因素,有力地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本格局。

 

二、在習近平總書記思想指引下對臺工作的實踐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曾長期在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工作,與臺商、臺胞多有接觸,對台灣問題有長期的觀察和深入的研究。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抓對臺工作,運籌帷幄,精準施策,推動兩岸關係在各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闢了更為光明的前景。

 

(一)始終把台灣問題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進行謀劃,向台灣同胞發出“共圓中國夢”的神聖號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居於引領地位的宏偉奮鬥目標,凝聚著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也為兩岸同胞描繪了共同的美好願景。自2012年秋提出中國夢的奮鬥目標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呼籲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2013年新春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首次會見台灣人士即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時就提出,“‘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我們真誠希望台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1]當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一行時強調,兩岸同胞要真誠團結合作,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連戰一行時再次指出,“中國夢與台灣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夢是兩岸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2] 201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民革、臺盟、臺聯聯組會時強調,“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兩岸同胞從來都是命運相連、榮辱與共的。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3]當年11月,在新加坡與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會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再度提出,“民族強盛,是兩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亂,是兩岸同胞之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當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實現這個偉大夢想。我們在幾十年的時間內走完了世界上很多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我相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台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4] 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兩岸同胞前途命運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不可分。兩岸同胞以及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要攜起手來,共同反對‘台獨’分裂勢力,共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而努力,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5]

 

(二)敏銳觀察島內政局的變化,致力鞏固兩岸共同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是穩定臺海局勢的“定海神針”。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國民黨領導人的函電往來中、在會見台灣各界代表人士時,反復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的極端重要性,呼籲台灣各黨派、各團體要正視“九二共識”。2014年底國民黨在縣市“九合一”選舉遭遇重大挫敗後,習近平總書記在電賀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時,冀望兩黨能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加強交流,增進互信,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前行。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了率團來訪的朱立倫主席,重申兩黨應堅持“九二共識”,旗幟鮮明反對一切損害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言行。當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的首次會面中再一次強調了“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完成了兩岸雙方對“九二共識”的再確認。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強調,台灣政局變化改變不了“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和核心意涵。承認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關係認定兩岸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的根本問題。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的立場不可能有絲毫模糊和鬆動。上述舉措增強了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的信心,增進了雙方恪守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

 

(三)推進兩岸政治交往,實現兩岸關係歷史性突破。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積極進展,結下纍纍碩果,臺海地區呈現1949年以來最為安定祥和的局面。同時,大陸方面也努力推進兩岸政治關係向前發展。2013年10月,在習近平總書記于印尼巴厘島會見蕭萬長先生期間,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鬱琦簡短晤談,雙方同意建立直接聯繫,加強交流溝通,為推動兩部門負責人互訪進行了先手佈局。2014年2月,張志軍主任與王鬱琦在南京舉行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會面,建立起兩部門間溝通聯繫機制。之後兩部門負責人多次互訪、會面並建立日常聯繫,就推進兩岸關係有關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積極共識。

 

兩部門溝通聯繫機制的建立與運作,是兩岸關係的突破性進展,有利於雙方加強溝通、增進了解、深化互信,推動妥善處理和解決兩岸交往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它為兩岸領導人會面先行先試,積累了經驗,建立了溝通渠道。2015年11月7日,在國民黨連遭敗績、島內政局山雨欲來的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毅然同馬英九先生在新加坡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邁出了兩岸高層互動往來的關鍵性一步,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成為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開闢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前景,對於兩岸關係發展已經並將繼續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四)以人為本,加強做台灣人民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作風親民,熟悉臺情,始終站在全民族的高度,秉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對歷史留給台灣同胞的傷痛感同身受,對台灣同胞的特定心態充分理解。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率先提出並反復宣導“兩岸一家親”理念,多次表示,“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兩岸之間是同胞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這些談話飽含深情、溫情,極富感染力、感召力,受到廣大台灣同胞的高度肯定。針對台灣同胞的特定心態,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我們完全理解台灣同胞的心情。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熨平心理創傷需要親情,解決現實問題需要親情,我們有耐心,更有信心。這些充滿同胞情、同理心的談話,充分顯示出一位偉大政治家的寬廣氣度和博大胸懷。

 

“言行一致,表裏相應。”在2014年3月台灣局勢出現變化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台灣團體時多次強調,要擴大台灣基層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當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會見了部分台資企業負責人,關心他們企業在大陸發展情況,並與普通旅客親切互動。2015年初,針對大陸臺企面臨轉型升級的困難,國務院及時出臺25號文,減輕企業負擔,實現安商、穩商。在習近平總書記“五大發展理念”的吸引下,臺積電、力晶等台灣高科技龍頭企業前來大陸投資。為便利台灣居民往來大陸、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近年來,大陸出臺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台灣居民往來大陸免簽注、實施卡式臺胞證、擴大台灣個體工商戶營業範圍、扶持台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歡迎台灣企業界參與“一帶一路”等。

 

每當台灣同胞遭遇重大災難,祖國大陸總在第一時間表達慰問關切,伸出援手。2014年7月,正在拉美訪問的習近平總書記得悉台灣一架客機失事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後,立即要求國務院臺辦向台灣有關部門轉達他本人和大陸人民對遇難者的深切哀悼、對其親屬的誠摯慰問。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台灣復興航空墜機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關部門積極協助開展傷員救治,做好家屬安撫、善後處理等工作。2016年2月,台灣南部地區發生6.7級地震,造成台灣同胞生命財産的重大損失。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切,對受災的台灣同胞表示親切慰問,對不幸遇難的台灣同胞表示沉痛哀悼,表示大陸願意提供各方面的援助。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在台灣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台灣同胞的利益與感受放在心上,始終堅持為台灣同胞謀福祉、辦實事辦好事的理念不動搖。這既突出了做台灣人民工作這條主線,又率先垂范,為從事對臺工作的同志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五)堅決反對“台獨”,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和成果。國民黨在2014年台灣地方縣市“九合一”選舉大敗後,島內再度政黨輪替幾成定局,民進黨聲勢上漲、“台獨”危險上升。對此,習近平總書記保持戰略定力,剛柔並濟,積極應對。一方面,宣示對“台獨”零容忍的堅定立場,對民進黨保持強大壓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我們制止“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在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於任何分裂國家的行徑,我們絕不會容忍。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台獨’之路走不通”。[6]2015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聯組會講話時強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當年11月在與馬英九先生會面時,習近平總書記鄭重表示,“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絕不會答應。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意志堅如磐石,態度始終如一”。2016年1月,民進黨在台灣大選中獲勝。3月,面對民進黨即將在臺重新執政,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表示,“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和責任”。[7]11月在會見洪秀柱主席時,習總書記強調,“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核心利益,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任何政黨、任何人、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進行分裂國家活動,都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堅決反對。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遏制‘台獨’。”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堅決反對。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8]這些宣示鐵骨錚錚,擲地有聲,展現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有力遏制了“台獨”分裂勢力的囂張氣焰。

 

另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示,“台灣任何黨派、團體、個人,無論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在台灣當局新領導人發表就職講話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指出,在兩岸關係不同道路選擇的重大問題上,“台灣當局更須以實際行動作出明確回答,接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9]上述談話充分展現了大陸方面的善意。

 

(六)始終高舉“和平統一”的旗幟。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9月特別會見了應邀來訪的台灣統派團體,進一步闡述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我們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今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10]習近平總書記這些談話表明瞭我們追求和平統一的大目標大方向沒有改變、放棄,在台灣島內和國際社會産生了廣泛的積極影響,有助於廓清外界一些錯誤認識和理解偏差。

 

三、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非凡的理論勇氣、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對臺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成為指引新形勢下對臺工作的強大理論武器。

 

(一)號召兩岸同胞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明確了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成為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中國夢既是國家、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同我們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緊密相連。大陸與台灣取得的每一項發展成就,都值得兩岸中國人自豪。兩岸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是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幹。雙方應該胸懷民族整體利益,攜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打拼。

 

共圓中國夢的號召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既將台灣同胞視為共謀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將民族的整體利益與台灣普通民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向台灣各界同胞提出了更加崇高的奮鬥目標、指明瞭台灣更光明的前途,也闡明瞭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解決台灣問題與實現民族復興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即推進國家統一進程要服從服務於民族復興這個大局和總目標,民族復興進程同時又為完成國家統一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同胞共圓中國夢的重要論述,指明瞭兩岸關係發展的基本方向,從根本上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做好對臺工作的總要求、總目標。

 

(二)指出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豐富發展了國家統一理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

 

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本質上是一個兩岸多種力量進行權力較量、資源分配、民意整合的政治過程,是利益表達—利益綜合—政策制定—政策執行—情況反饋循環反復的過程。在台灣全面實施選舉制度後,島內民意成為這個過程中的重要變數。因此,“心靈契合”和“三個充分”兩大理念,把兩岸民意作為推進兩岸統一的重要參考指標和動力來源,既有針對性地回答了台灣同胞的關切與疑慮,又提升了國家統一的境界,賦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新的時代內涵。

 

要達致“心靈契合”,首先,兩岸人民就要強化“一國”“同胞”的基本認同。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大力倡導“兩岸一家親”理念,強調只要我們都從“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出發,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就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其次,要義利兼顧,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利益的聯結與社會生活的一體化。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灣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要首先與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使更多台灣民眾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受益。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重要主張,強調兩岸雙方要繼續創造條件,擴大同胞直接交往,要更關注兩岸青年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和舞臺,讓他們多交流多交心,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夥伴。最後,兩岸之間還要承認並尊重差異,讓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彼此包容、和諧相處、相得益彰。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岸雙方應該相互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選擇,避免讓這類分歧干擾兩岸交流合作,傷害同胞感情。習近平總書記在上述三個方面提出的新理念、新論述,表明祖國大陸已經注意到在實現統一進程中要推動兩岸價值觀的分享與共享,建構統一的價值論述和共同精神家園。這將“做台灣人民工作”推進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三)表示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表明我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展現出強大的戰略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關係已站在新的起點上,也面臨著重要機遇。我們應該認真總結經驗,清醒認識並主動因應形勢發展變化,堅定不移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兩岸同胞應該倍加珍惜和平發展成果,逐步化解兩岸敵意,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構建穩定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框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兩岸同胞都有利,大家都不希望目前的好局面逆轉。兩岸同胞對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充滿期待,我們不應讓他們失望。

 

2014年以來尤其是今年初以來台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兩岸關係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大陸對臺方針政策將如何調整,備受各界關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我們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台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政策措施不會變。“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充分展現了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

 

(四)強調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彰顯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清晰劃出了我們的底線。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核心利益。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這一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企圖挑起兩岸民眾和社會對立、割斷兩岸同胞精神紐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堅決反對。兩岸同胞要對“台獨”勢力保持高度警惕。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對任何人、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進行的分裂國家活動,13億多中國人民、整個中華民族都決不會答應。習近平總書記堅定清晰的表態,為兩岸關係劃出紅線、亮明底線,展現了我們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強有力地震懾了“台獨”分裂勢力。

 

(五)提出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的基本思路並作出積極探索,為破解兩岸關係難題指明瞭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交流。只要有決心、有誠意,一定能找到解決方案。兩岸雙方應該加強交流對話,增進政治互信,通過平等協商、積極探討,推動解決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各種難題,同時管控好矛盾和分歧。我們了解台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想法和感受,重視並推動解決了許多與之相關的問題,只要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兩岸雙方可以通過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展現了我們願意為破解兩岸政治難題作出努力的信心和誠意,也體現了我們願意推動兩岸雙方開展對話,逐步積累共識,為破解難題創造條件的務實態度。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勇於創新,果斷決策,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不僅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達到新的歷史高度,也為解決兩岸政治難題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指明瞭破解兩岸政治難題的正確方向。

 

(六)明確指出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是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展現出強烈的引領兩岸關係走向的主導意識,進一步豐富了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從根本上説,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同時採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台灣工作”。[11]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台灣問題也概莫能外。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斷,與鄧小平同志“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一脈相承,既有助於厘清錯誤觀點,又顯示出我們對自身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充滿信心,對牢牢把握兩岸關係走向主導權充滿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具有高度戰略自信的兩岸關係“主導觀”,有助於統一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我們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決心和信心。

 

四、結 語

 

“不畏浮雲遮望眼”,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全局,審視和謀劃對臺工作和國家統一問題,展現出鮮明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攻堅克難的進取意識和創新思維、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立意高遠、內涵豐富,貫穿著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智慧,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和兩岸關係發展趨勢,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前瞻性和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對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是我們做好新形勢下對臺工作的行動指南。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學習習總書記思考謀劃對臺工作的立場觀點方法,服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著力維護我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不斷提出新思路、推出新舉措、解決新問題,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台獨”,同台灣同胞和台灣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黨派和團體一道,努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原文刊于《臺海研究》2016年第四期)

 

【註釋】

 

[1]《習近平總書記會見連戰一行》,《人民日報》,2013年2月26日。

 

[2]《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人民日報》,2014年2月19日。

 

[3]《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人民日報》,2015年3月5日。

 

[4]《習近平同馬英九會面》,《人民日報》,2015年11月8日。

 

[5]《習近平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1月12日。

 

[6]《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人民日報》,2014年9月27日。

 

[7]《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人民日報》,2016年3月6日。

 

[8]《習近平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1月12日。

 

[9]《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就當前兩岸關係發表談話》,新華社,2016年5月20日。

 

[10]《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2016年7月1日電。

 

[11]《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會時強調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人民日報》,201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