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認知,當品出真味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2-04 11:04:32 | 來源: 人民網 |
猴年將近,隨著“中國年”在全世界越來越受歡迎,各種流行時尚大牌為了迎合人們的節日喜好,也推出了一系列“頗有年味兒”的産品。路易·威登的猴頭項鍊、阿瑪尼的猴身印花化粧品……似乎全球都知道今年“猴”很受歡迎。
不過,紅火熱鬧的市場中,某運動品牌推出後跟繡有“發”字或“福”字的運動鞋卻讓消費者大跌眼鏡,在一片“不要發福”的調侃聲中,不同文化間相互認知的障礙隔閡和商業生活中對文化的不求甚解在此間一目了然。
去年5月,有“時尚界的奧斯卡”之稱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跟隨其年度服裝藝術部春季特展主題“中國:鏡花水月”,將目光聚焦中國風。參會國外明星的華服上也都點綴著“中國元素”,青花瓷,刺繡,龍紋,書法,鳳冠……但實際上,他們的設計者鮮有來自中國,大都是國際大牌自己對中國元素的理解和演繹。陳舊而誇張的東方元素,讓人懷疑西方設計師是否真的了解中國。
當前,西方一些人的眼光似乎與數百年前的傳教士並無不同。誠如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資深策展人博爾頓所説,大多數設計師並未看清真實的中國,“中國”只是存在於他們腦海中的一種想像。
文化的長河一直在不停向前奔流,而有些人讓自身患上“接納障礙”。其原因,不僅是淺嘗輒止,還有自以為是的心態。一旦固步自封,不用説千里之外遠隔重洋的異域,即便是近在咫尺的好鄰居,也難以觸及對方的心靈。
去年,以曾經的全球頭號毒販巴勃羅·埃斯科巴為原型的美劇《毒梟》在美國和全球多地熱播。《毒梟》劇情引人入勝,但在故事的發生地哥倫比亞,很多人卻不以為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飾演埃斯科巴的演員瓦格納·莫拉是個巴西人,臺詞都帶著濃重的葡語口音。不僅如此,劇中幾個主要角色,也都是來自智利、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幾乎看不到哥倫比亞人。
對於那些不懂西語的美國觀眾來説,這樣的演員構成似乎已經足夠“拉丁”。但在哥倫比亞人看來,南腔北調帶來的是搞笑和齣戲。“你能想像用美國南方口音演繹莎士比亞作品嗎?”哥倫比亞媒體戲謔道。
進而言之,雖然該劇劇情跌宕,但還是離不開美式“老三樣”——販毒集團慘無人道,政府官員腐敗透頂,美國探員英明神武……一切都頗符合美國人對拉美的傳統認知。以至於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劇中情境再現的已經是20多年前的往事了。埃斯科巴的故鄉麥德林,如今已經以時尚文化著稱,遊客如織,甚至不乏前來養老的美國人。
潮流時尚和商業媒介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區文化傳播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渠道,越走在前沿,越離不開深厚的積澱和與時偕行的更新。以謙虛謹慎的心態對待文化,方能領略真味。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