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將建多個世界實驗室 大上地打造軟體名城

中關村將建多個世界實驗室 大上地打造軟體名城

 

 

中關村將建多個“世界實驗室”

 

大上地地區將打造成為軟體名城

 

將中關村大街打造成為全球創業高地,推動大上地地區建成世界軟體名城,建立3至5個“世界實驗室”……海淀區區委書記崔述強表示,“十三五”期間,海淀將深入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到2020年,全區常住人口總量要比2014年的367.8萬人下降15%左右,控制在312.6萬人以內,並在此基礎上打造全國科技創新策源地、高端經濟增長極、高端創新人才聚集區、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和創新創業首選地。

 

創新策源地

 

建立3至5個“世界實驗室”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出的295項成果中,海淀駐區單位主持完成的有49項。‘十二五’期間,海淀研發和轉化了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的核心科技成果多達200余項。”對於海淀區打造全國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基礎,崔述強列舉了一系列數據。

 

“十三五”期間,海淀將支持駐區高校院所加強基礎研究,打造知識創新的策源地。崔述強表示,海淀區還將與全球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到2020年推動建立3至5個“世界實驗室”,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性、引領性、突破性的科技成果。繼續推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機制靈活、整合産學研主體的産業技術協同研究院。推動軍民融合創新,建立5個專業化的軍民融合産業聯盟,新建或參建5家軍民融合産業園區,推動新建10家左右的軍民融合創新基地。同時發揮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的創新競爭優勢,培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佔有細分領域較大市場份額的“隱形冠軍”,打造一批中小企業集聚區,形成技術創新“百舸爭流”的局面。

 

高精尖經濟

 

培育千億級企業和産業集群

 

如何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海淀區委常委、副區長孟景偉介紹,“十三五”時期,海淀區將通過“兩手抓”來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培育千億級企業和産業集群。

 

“一手抓面向未來的戰略性先導産業,瞄準美國2015年新版國家創新戰略、德國工業4.0戰略等發達國家創新戰略佈局,落實《中國製造2025》,搶先佈局先進製造、精準醫療、大腦計劃、先進汽車、納米技術、智慧機器人等前沿領域,搶佔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競爭制高點;另一手抓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主導産業,重點打造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為代表的大健康産業;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為代表的大生態産業;以數據挖掘、數據分享等為代表的大數據産業;以智慧製造、航空航天等為代表的大製造産業;以創業服務、技術轉移等為代表的大服務産業,做強做優五大主力型經濟。”

 

創業首選地

 

將大上地地區建成軟體名城

 

崔述強表示,“十三五”期間,海淀區將統籌推進大上地地區空間資源整合、環境建設和産業配套,推進中關村軟體園三期、西三旗金隅科技園、小米科技園等重點專業園區建設,加快聚集大數據、雲計算、空間位置服務、智慧城市等領域領軍企業、研發總部、公共服務平臺,將大上地地區打造成為以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為特色的世界軟體名城。

 

同時,統籌推進中關村大街業態調整、功能優化、形象提升,將中關村大街打造成為全球創業高地。支持重點樓宇功能業態向創新創業、科技金融、品牌服務等轉型,打造以知識創新為主導的協同創新功能區,以科技總部、創業服務、商務服務為主的創新核心功能區,以智慧硬體、創業培訓等領域為主的專業創新服務功能區,以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綜合商業、休閒文化為主的科技金融創新功能區和以科技服務、小微創新和創意文化為主的特色創新功能區。

 

著力提升知識産權公共服務,聚焦致真大廈、知識産權大廈等節點,引導一批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知識産權服務機構向學院路、知春路集聚,推動全國知識産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落地,推進知識産權一條街建設。

 

數説海淀

 

2016年目標

 

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以上;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同步。

 

大力整治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有形市場,關停撤調有形市場12個。加快村莊騰退、安置房建設、保留村莊就地改造,完成徐各莊、西玉河等村莊騰退和七王墳村就地改造,安置房竣工138萬平方米。

 

實施河道清淤、生態修復工程,消除內源污染,提升河道自凈能力,完成5條、19公里中小河道生態治理。

 

實施旱河路等10個堵點改造,完成5萬平方米道路大中修,優化玉泉路口等30處擁堵節點交通組織。

 

繼續調整優化學校佈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加快推進育英中學等10個中小學新建改擴建項目,新增中小學學位1440個。

 

有問有答

 

中關村大街將優化靜態交通

 

在地鐵4號線中關村站周邊,曾經熱鬧非凡的中關村e世界已全部關閉,鼎好和海龍兩大賣場內,大部分商戶也已撤離。中關村大街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很受市民關注。

 

“目前,我們已對中關村大街建設作出了總體規劃,今年在建設上將有實質性的進展。”海淀區委常委、副區長孟景偉表示,中關村大街轉型將根據構建“一軸、雙核,四帶、八片”的總體空間框架,著重培育清華西門-北大東門地區、中關村核心區(西區-東區)、海淀黃莊、四通橋、魏公村、首體六個節點地區。

 

孟景偉説,大街既要服務於創新集聚,又是一條交通要道,還要改善周邊的民生環境。在交通建設上,大街將通過構建動靜相宜的立體交通,完善綠色與慢行交通體系,優化靜態設施。“我們追求的是,在這裡工作和生活的創新人才可以靜下來,隨時坐下來交流思想,碰撞出火花,而不只是一條雙向八車道的快行路。”中關村大街會努力滿足多元需求,推進科技創新服務節點與15分鐘生活圈的建設,優化整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