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在臺講述“光復初期的台灣故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3-22 10:18:1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華民族’1902年由梁啟超先生提出來,是指在共同疆域上民族的總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21日在台北講“光復初期的台灣故事”,特別提到這一點。
汪毅夫的曾祖父汪春源是台灣最後一位進士,1903年舉家遷到大陸,在《馬關條約》簽訂之際,心懷故土,參與過“公車上書”,極力請願阻止台灣割讓給日本,曾被譽為“公車上書”第一人。
“這次來臺就是進行學術交流。”擔任台灣銘傳大學榮譽客座教授的汪毅夫這樣回答記者提問。本年度第一次到臺交流,他的身體微恙,即將進行膽結石手術,受銘傳大學59年校慶之邀,汪毅夫還是堅持到場並作專題講座。
汪毅夫娓娓講述了台灣光復初期點點滴滴的故事,當時入臺人們的窘境,讓與會者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
講述中,汪毅夫特別提到,經他考證,台灣“高山族”是當時臺媒報道對於台灣少數民族的統稱,而後被大陸所使用,“就民族而言,中華民族的概念是政治學上的國族概念,指的是在一個共同疆域上,共同生存發展的各民族總稱。”目前大陸也非常注意這方面的用詞。
汪毅夫説,1945年後開始出現臺胞返鄉潮,同鄉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協助臺胞們順利返鄉,並在生活上予以資助。而台灣“二二八事件”時期,在北平的臺胞同鄉會舉行記者會,並將北方的報紙報道集結成書發表,而上海同鄉會也予以呼籲,要求釋放被捕的人、治療傷病者、對罹難者家屬撫恤等等,“當時在大陸各個同鄉會在這個事件上起了很大作用”。
汪毅夫強調,全國臺聯就是一個同鄉會,他和同仁們以當年的前輩為榜樣,現在和今後的目標都是要為臺胞做更多事情。
談及這場講座,銘傳大學校長助理蕭耀文認為,講座加強了銘傳大學師生對台灣歷史的認知,“更清楚地了解過去,就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未來。”(完)中新社台北3月21日電 (記者 張一凡 鄭巧)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