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進國際核安全體系建設 ——華盛頓積極籌備第四屆核安全峰會

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將應邀出席。

 

本屆峰會主題為“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本報記者近日採訪美國核能協會、美國史汀生中心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相關專家時,他們對本次峰會的召開都充滿期待,不約而同談到中國領導人出席此次峰會,並期待中國在峰會上發揮更大作用。

 

應對挑戰——

凝聚加強核安全共識

 

隨著核安全峰會的臨近,關於峰會的話題在華盛頓逐漸升溫。繼史汀生中心之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1日舉行專題研討會,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隨後也將舉行專題研討會。美國特勤局則早早通過媒體和網站公佈了3月27日至4月2日期間峰會會場周邊的交通管制措施。

 

23日,記者前往核安全峰會會場——沃爾特—華盛頓會議中心採訪時,看到會場周圍已有專門警車巡邏。會議中心安保人員向本報記者展示的日程表顯示,3月30日至4月2日的日程已被列為“24小時全滿”。會議中心來往人員不多,大廳東南側轉盤上雕刻的中文《蘭亭集序》格外引人矚目。

 

除了各國領導人與國際組織領導人參加的核安全峰會之外,核企業峰會和非政府組織會議也將基本同期在華盛頓舉行。

 

根據美國官方發佈的消息,此次核安全峰會將繼續討論現有威脅,尋求措施來最小程度地使用濃縮鈾,確保核材料安全,反對核走私以及阻止、偵測和切斷核恐怖主義。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4位學者聯名發佈的報告認為,雖然發生核恐怖襲擊的可能性不大,但核威脅危險不容忽視。報告説,有資料顯示,“基地”組織和日本奧姆真理教曾經嘗試製造核武器。恐怖主義勢力蓄意破壞核設施、利用放射性物質製造“臟彈”等都是潛在的威脅。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核恐怖主義是我們時代最嚴重的威脅,哪怕是一次這樣的攻擊都將帶來嚴重人員傷亡,造成巨大痛苦,並給世界帶來永遠無法彌合的改變,因此“我們必須行動起來阻止這樣的災難發生”。

 

深化合作——

保持核安全良好勢頭

 

在恐怖主義勢力不斷坐大的背景下,核安全和打擊防範核恐怖主義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核政策高級研究員戴維·桑托羅對本報記者説,他期待著本屆峰會的成功舉行,因為“一屆成功的峰會將為如何加強核安全提供路線圖”,而“對於本屆峰會來説,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就如何保持核安全良好勢頭達成共識”。

 

美國史汀生中心專門研究核安全問題的高級研究員德貝拉·德克爾和客座研究員凱瑟琳·羅哈特也對本報記者表示,核安全峰會將給各國領導人討論核威脅問題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為促進各國在核安全領域的深入合作帶來可能性,同時也為相關利益方交流經驗提供難得機會。

 

自2010年4月首屆核峰會召開以來,國際核安全領域取得了不少進展。有權威資料顯示,2010年至今,有3.2噸濃縮鈾和钚被移走;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徹底結束了濃縮鈾使用;有數個國家建立了核安保示範中心,在國際、地區和國家層面就核安全的各個方面進行培訓。

 

“峰會進程讓各國領導人理解核能技術的益處,同時重申這些技術必須被用於和平目的,”美國核能協會副主席丹尼爾·利普曼對本報記者説,“如今各國政府確立了政策,接下來該是核工業相關方來落實和管理具體政策”。

 

對於歷屆峰會的成就,桑托羅表示,峰會的連續舉行已將在全球範圍內強化核安全這一議題提到了最高層次,現在需要維持這種勢頭以便將來能繼續取得進展。

 

責任重大——

中國貢獻贏得讚譽

 

核安全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履行國際責任與義務的重要領域。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核安全峰會上首次提出理性、協調、並進的中國核安全觀,倡導建立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贏得各方讚譽。本屆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將在全會上作主旨發言,全面闡述中國政策主張,介紹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新舉措和新成就,並提出加強全球核安全的實質倡議。

 

發展核能事業60多年來,中國一直保持良好的核安保記錄,並在核安保國際合作方面走在前列。中國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安保領域全球合作中充分發揮中心作用,同時積極開展核安保雙邊合作。今年2月,中美舉行首次核安全對話。3月18日,根據中美兩國元首在第一屆核安全峰會上的共識,中美共建的核安保示範中心歷時5年正式投入運行,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全、設施最先進的核安全交流與培訓中心。

 

中國這些年在核安全領域發展迅速,核設施的維護已不只限于國內,在國際市場上正成為有力的競爭者。在德貝拉·德克爾和凱瑟琳·羅哈特看來,中國出口的核設施因為價格與技術優勢,已具備一定國際競爭力,在歐洲大陸開始與英法合作建設欣克利角C核電站,尤其令國際市場刮目相看。“我們期待中國在國際核安全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推動中國國家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方面發揮作用,這將有利於中國核工業的未來發展。”

 

(人民日報華盛頓電 記者 章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