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聽力損失—採取行動 刻不容緩(2)

預防和護理策略有哪些?

 

必須採取措施以減少聽力損失發病率,並改善其預後。政府、公共衛生機構、社會服務組織、教育機構和民間社會團體應群策群力,共同促進聽力損失的防控工作。

 

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

 

A. 加強以下措施:

 

預防免疫:先天性風疹、腦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和麻疹等多種導致聽力損失的疾病均可通過免疫接種預防。據估計,通過接種風疹和腦膜炎疫苗可避免超過19%的兒童聽力損失。

 

措施:將上述疫苗納入國家計劃免疫規劃,並保證廣泛覆蓋。

 

強化婦幼保健措施以預防早産、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黃疸和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o 措施:加強孕産婦和新生兒護理

 

a. 改善營養狀況?

 

b. 提高國民衛生意識?

 

c. 促進安全分娩

 

d. 及時處理新生兒感染和新生兒黃疸鼓勵建立由患者、父母和家庭支持群體組成的組織。

 

措施:鼓勵聽力損失患者及其家庭組成類似組織。

 

B. 落實下列措施:

 

新生兒和嬰幼兒聽力篩查規劃。為先天性或早發性聽力損失的患兒提供適當的干預措施,促進疾病早期發現和儘早康復。新生兒篩查規劃應該遵循以家庭為中心的原則。

 

措施:啟動早期干預措施,重點包括:?

 

a. 實施適宜的干預措施,最好在6月齡前開始

 

b. 家庭支持,包括雙親的指引和輔導?

 

c. 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術等聽力重建措施

 

d. 提供可用的治療和交流方案

 

o 致力於常見耳疾病和聽力損失的識別、轉診和管理的學校篩查規劃

 

措施:將聽力篩查納入學校常規健康檢查體系,並建立包括醫療、手術和修復在內的適當的醫療關連線制。

 

圖片默認標題

 

C. 培養人才:

 

培養耳疾病專業初級醫師和健康工作人員,提供聽力損失的早期干預和治療建議相關培訓。此措施有助於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服務並加強患者管理。世衛組織"耳和聽力初級保健培訓資源"共包括4冊培訓手冊,此外推薦社區康復服務教程:通過社區康復服務促進耳和聽力保健服務。

 

措施:設立針對初級衛生保健工作者的耳和聽力保護初級保健培訓規劃。

 

通過耳科醫師、聽力學專業人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士(如護士)、治療師和教師等來提供治療耳和聽力疾病方面所需的護理和服務,對於治療聽力損失而言,上述專業人士的協助非常重要。

 

措施:通過設立專業培訓規劃來培養聽力健康和聽力損失人群教育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

 

D. 提供下列服務:

 

o 聽力設備: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植入術的發展為聽力損失患者改善症狀提供了更多選擇。然而,由於供應短缺和價格高昂,僅部分患者能夠應用上述設備。

 

措施:設立可持續的措施以開發價格合理而功效穩定的助聽設備,為使用人群提供持續性服務。

 

交流方式:早期語言學習對失聰兒童大有裨益。可通過聽覺説話法和聽覺口語法等方式進行語言交流訓練。此外決策者應促進替代交流手段的發展,如手語、全交流、雙語/雙重文化,口手標音法和唇讀等。在教室和公共場所使用環路系統和調頻系統,以及在視聽媒體上載入字幕均是促進聽力損失人群無障礙交流的重要手段。?

 

措施:與包括聽力損失人群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磋商,以確保通過所有的可用手段實現交流。?

 

E. 監管和監測: ?

 

o 監管和監測耳毒性藥物的使用情況以最大可能的降低藥物濫用引起的危害。在不得不使用耳毒性藥物時,開展定期聽力監測有助於早期發現聽力損失。?

 

措施:制定實施限制耳毒性藥物生産和銷售的法律;使致力於聽力保護的衛生保健工作人員在這類藥物的使用過程中保持警覺。?

 

監管和監測環境噪聲水準,尤其是娛樂場所和體育場館。具有安全功能的高品質個人音頻設備、耳機和頭戴式受話筒有助於降低設備相關性聽力損失的風險。?

 

措施:制定實施監管環境(含娛樂場所)噪聲水準的法規;執行個人音頻設備聽覺安全標準。?

 

圖片默認標題

 

F. 增強公眾意識:

 

提高公眾對可減少耳部感染的耳部衛生保健措施的認知。例如,避免外物入耳可減少耳部疾病。對於兒童耳痛,確保能避免家庭處理,而是尋求專業治療,以防止發生慢性耳部感染造成聽力損失。

 

措施:在社區內建立促進耳健康和聽力保健宣傳規劃。

 

智慧手機等個人音響設備,以及體育賽事等嘈雜娛樂場所産生的噪聲可導致聽力受損。通過教育幼兒此類噪聲的害處,可提高兒童對於噪聲的危險意識。這也有助於兒童改善行為模式,促進安全傾聽,從而防止發生噪聲相關性聽力損失。

 

措施:以促進養成安全傾聽習慣為目的,制定並實施針對幼兒的宣傳規劃。

 

以減少患者因聽力受損在社交中産生的羞恥感。通過與患者分享其他聽力損失者的成功故事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因聽力損失、使用助聽設備和替代交流方式而産生的羞恥感。

 

措施:引入角色模型提高公眾對聽力損失預防和保健的意識。

 

上述措施可減少聽力損失的發病,降低聽力損失對患者的不利影響,提高患者的聽力和交流水準,為其教育和就業提供幫助,促進其融入社會,改善心理健康,符合《殘疾人權利公約》的原則。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根據公約制定了戰略,並已經建立了預防、識別和干預聽力損失的模式。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明確了聽力損失的成因,並制定了針對性預防措施;具備了在嬰幼兒出生早期識別聽力損失的技術;並擁有了相應干預措施。成千上萬聽力損失的患兒將擁有安身立命所需的社會和其他技能,並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享受與聽力正常的同齡人相同的機會。但同時,仍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在遭受聽力損失所致不良結局之痛苦。

 

本文簡述了減少兒童聽力損失的方法,

 

現在,讓我們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