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電商九成虧損 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6-03-29 10:04:11 | 來源: 中國商報 |
作為電商的最後一塊肥肉,農産品電商的熱度近兩年一直有增無減。不過,在日前舉行的“2016中國農産品電子商務高層研討會”上,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我國農産品電商已經進入轉型的關鍵期。目前,正是由“成長期”向“發展期”轉型的關鍵時期,應加快實現農産品電商的轉型升級。
“千網一面”的尷尬
值得關注的是,據了解,2015年農産品電商不斷增長,相關電商平臺已超過4000家。但是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趨同投資、重復建設非常普遍,同質化非常嚴重,導致競爭無序,虧損經營,建站與關站並存。2015年12月倒閉的水果營行,特土網、採購兄弟等都是曇花一現。原因是多樣的,但是,在現有的營商環境下,農産品優質但不能夠優價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同時,大多數農産品商品價值較低,運輸成本較高,甚至超過商品成本的100%或更多,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農産品電商不僅沒有降低其流通成本,甚至會增加其流通成本,這是導致其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涉農電商不僅沒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相反卻增加了成本,甚至拖累了企業的發展。“目前國內農産品電商平臺4000家中僅有1%盈利,7%巨虧,88%略虧,4%持平。”洪濤説。
農産品的品種類別較多,相應的標準不統一,導致貨真價實的農産品難有市場。另外,其週期性和價格波動性強的特點,使得訂單農業難以形成,俏銷農産品不受訂單限制,滯銷農産品過多地依賴訂單農業,導致市場波動性較大,生産者、經營者、消費者利益均不穩定,難以形成一種協同關係,使優質的“三品一標”農産品賣不出好價錢。同時,許多農産品的安全性不高,農藥殘留、激素殘留等不安全因素還大量存在,“三品一標”産品數量及其比例較低。這些問題都困擾著農産品電商的發展。
不僅如此,洪濤表示,當前農産品電商市場是“兩超—多強—小眾”的扭曲的“寡頭市場”格局,除了阿裏係、京東係外,其他農産品零售電商主要受兩大電商影響,“優質優價”農産品電商優勢難以發揮,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特別是“小眾特色”電商難以得到正常發育。
記者了解到,國務院2015年11月初頒布的《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農村電子商務與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在推動農民創業就業、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帶動農村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可見,目前我國農産品電商發展離我國政府提出的目標相去甚遠。因此,加快農産品電商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探索轉型
據洪濤介紹,2015年我國農産品電商呈現出政府推動和市場推動的“雙重特徵”,一方面政府推動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另一方面,在市場的驅動下,阿裏、京東、蘇寧雲商等大型企業進入農村,“兩超—多強—小眾”的農産品電商市場格局使得農村電商、農産品電商、農業電商由藍海變成了紅海。
與此同時,政府“多頭”推動和市場“扭曲”混戰,使得農産品電商市場複雜化,以價格為競爭手段、以疲勞促銷為主要方式的“雙11”使得營商環境變得惡劣,優質農産品不能夠優價、農民賣農産品賣不出去,或者賣不出好價錢,刷單導致的誠信體系的缺失,甚至比農産品電商物流配送的滯後更阻礙著農産品電商的發展。
洪濤認為,目前我國農産品電商已進入到品牌階段,低價、低質、假冒偽劣産品的競爭已經影響到我國農業電商的可持續發展,如果農産品優質不能夠優價,“劣幣驅逐良幣”的農業電商便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另外,與農産品電商相關的農資電商剛剛開始起步,交易相對滯後,交易量較小,在淘寶網上交易的農資合格率較低。
此外,農産品電商還存在人才的斷層問題。長沙沁坤大宗農産品現貨電子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曉瑜表示,農産品電商對人力資源的專業要求和經驗要求較高,行業緊缺具有快速適應行業背景、視野與敏感度的複合型人才。特別是隨著當前國內農村電商經濟的崛起以及電商批發市場的快速發展建設,需要大量的經過實操培訓、高品質的電子商務複合型人才。
毋庸置疑,加快農産品電商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專家表示,首先要把轉變農業生産方式、提高農民收入作為衡量農業電商的根本標準,避免搞花架子、形式主義、電商泡沫。鼓勵電商平臺加快轉型升級,如天貓生鮮正在由1.0向2.0轉型升級。同時,加強部門協調,探索多部門協調統一的發展,探索建立農産品電商的聯席會議制度,“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貫穿到農業電子商務的各領域各環節,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洪濤還提出,應該引導農産品電商認真研究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模式,講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避免脫離實際“傳統電商”,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農産品電商發展道路。探索農産品電商的有效性、可持續性、整體性、差異性、適應性的電商模式規律。同時,加強農産品電商的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農業電商的生態環境,建立和完善與農産品電商相適應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
另外,當前政府對農産品電商的政策是“促進發展”、“加強監管”、“長期發展”,專家建議,政府應加快由促進向監管的重心轉移。洪濤告訴記者,在監管方面,應該加快農産品電商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儘快出臺《電子商務法》等法律規範,並依據《價格法》、《公司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依法進行農産品電商的網絡監管(以網管網)。加強對大電商壟斷行為的監督管理,保護特色電商、小眾電商的平等競爭,創造農産品電商優質優價的營商環境。同時,應加強對特大型電商平臺規模的控制,平臺規模過大也可能出現因網店管理失控而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時,營造良好的農産品電商市場營商環境,嚴格杜絕低價競爭、疲勞促銷、假冒偽劣産品、刷單等現象。明確網絡平臺的第一責任人,當出現商品品質問題時,電商平臺必須履行實體市場的先行賠付的商業慣例,事後再去追溯商戶的責任,而且電商平臺當保全交易數據證據,也要建立前置約束機制。建立電商平臺信息通報制度,加強跨地域聯動,加強第三方網絡平臺的監管,把網絡打假常態化。而且,農産品電商要真正解決農戶的賣難、賣好問題,農産品電商應成為農民增收、創收的重要工具。此外,還應充分發揮農産品行業協會作用,強調行業自律,協調各個職能部門的關係,促進農産品電商可持續的發展。
模式創新
在目前的背景下,專家認為,農産品電商企業,包括農産品企業和農村合作組織都應積極參與轉型升級。各類電商企業(電商交易企業、電商支撐企業、電商衍生企業)、各類實體企業、農村合作組織、家庭農場、龍頭企業,應大力發展O2O模式創新,推進電商與傳統實體産業的O2O融合發展,避免“兩張皮”或相互衝突,探討盈利模式。
鐘曉瑜介紹説,沁坤股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實施“永久免費入駐”的農産品電商批發市場經營方式創新,為“互聯網+訂單農業”提供具有生態成長性的載體平臺,增強“互聯網+訂單農業”法律履約保障和風險轉移,引入保險機制和平臺交易規則,以及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農産品電商眾籌模式也是2015年最具創新意義的模式。洪濤稱其是農産品電商進入品牌階段的標誌。如東方糧倉的眾籌模式較好地解決了農産品劣幣驅逐良幣問題。2015年7月,東方糧倉聯手民生易貸大膽嘗試首次推出“可以吃的理財産品”即“大米理財”。該次大米理財總額度為500萬元,項目期為3個月,項目在民生易貸平臺發佈融資標的,以東方糧倉在五常市自有園區種植的2015年第一批五常有機稻花香ii號為交易標的。五常有機稻花香ii號是東方糧倉自主研發培育的有機食品,是優質保真的五常大米。項目到期後,由東方糧倉從原産地直接郵遞給消費者。該眾籌項目上線短短5小時內就完成了500萬元的銷售目標,共有8865個消費家庭參與了該活動。這種全新形式的大米理財在國內尚屬首例,首次將“互聯網+農業+金融”進行有機結合,是對“互聯網+農業”戰略的一次新嘗試。
另外,在農産品電商物流産生之前,農産品物流及其冷鏈物流就已經存在,農産品電商産生後,即農産品網上交易、物流配送、電子支付等“三位一體”發展,在這樣一個協同創新發展過程中,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自建+第三方等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創新。
令人期待的是,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勾畫出美好藍圖。意見指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農産品進城與農資和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格局。在有形政策的保駕護航之下,農産品電商的未來大有可為。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