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楊亦呼籲榫卯結構“申遺”

中新網合肥3月28日電 (成展鵬)截至目前,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總數已達37項。近日,15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研究的青年藝術家楊亦呼籲:榫卯結構“申遺”刻不容緩。

 

楊亦向記者介紹説,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傢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古代連接兩個木件的結構方式主要通過榫卯來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不但看上去嚴謹穩固,而且還有奇妙的裝飾作用。可以説,榫卯結構是我國工藝文化精神的傳承,起源於距今約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代,歷史比漢字還要悠久。榫卯工藝是堪稱媲美京劇的中國國粹,不僅外形精緻唯美,而且遵循力學原理,實用性極強,不易銹蝕又方便拆卸。如今再來看這些經典榫卯結構的工藝,仿佛重溫了驚艷世界的中國之美。

 

楊亦早年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設計專業。自2003年踏入舞美設計界,先後擔任了大型實景演出《又見五台山》、《“變形金剛”中國大展》、電影《唐山大地震》等多部著名舞臺和影視作品的美術設計和製作總監。

 

除了美術設計師之外,楊亦更看重自己的另一個身份,那就是中國古典建築保護者身份。

 

自2000年起,楊亦便開始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到對中國古典建築的“拯救”。當時還是藝術學院學生的他,利用假期走南闖北,自費對中國古建的代表性作品做精確測量,然後再運用微縮模型的方式將其留存。與一般建築模型不同的是,楊亦設計和製作的古建模型嚴格按照原始數據比例微縮,大到梁柱,小到描金,幾乎每一個工藝細節都與當時修建這座建築時一模一樣,於是便有藝術評論家給他的作品起了個學名——立體建築文獻。

 

據楊亦介紹,榫卯結構不僅在形而上方面體現了“以柔克剛”的中國哲學思想,也開啟了框架結構的先聲。作為對比,西方數千年中一直採用承重墻體系,直到工業革命以來、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之後,才意識到框架結構的優越性,遂開始大規模地普及。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國的傳統木結構,具有框架結構的種種優越性,如"墻倒屋不塌"的功效,但其柔性的連接,又使得它具有相當的彈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復能力。我國許多古代建築都成功地經受過大地震的考驗,如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西應縣木塔等建築,千百年來均經歷過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當代建築設計以抵禦9度地震為目標,而我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基本上能達到這個要求,而且其代價遠遠小于西方的"剛",不能不讓人嘆服"柔"的力量。

 

把中國古建保護和傳承事業當做自己家事的楊亦,一直在為卯榫工藝申請世界級“非遺”奔走呼喊。他擔心誕生於中國的榫卯結構被周邊國家的古代建築普遍採用,很可能再次發生被別國“搶注商標”的事件。

 

“申遺”畢竟是政府層面的行為,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逐步推動。”但楊亦會一直為此呼籲奔走。他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透過榫卯結構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