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港區代表、委員建言“重拾旅客訪港信心”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03 10:25:2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陳小願)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對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現階段要“重拾旅客訪港信心”。
據統計,2015年訪港旅客約5930萬人次,較2014年下跌2.5%,為2003年爆發SARS以來首次下跌。其中,內地旅客訪港約4562萬人次,同比下跌2.9%。旅客減少對香港零售業等造成衝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主席黃玉山認為,此前少數港人對內地遊客的不友善的舉動是造成訪港旅客減少的原因之一。各方應儘快糾正錯誤,重拾旅客訪港信心。
“旅客減少值得憂慮。”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旅遊業為教育程度較低者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旅客減少使一些港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對香港社會穩定沒有好處。他認為,少數港人排斥內地同胞的舉動不得民心,相信越來越多港人站出來批評後,情況會有所改善。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聯副主席陳勇認為,對待旅客不應因意識形態、地域、族群等而有偏見。他説,多數港人對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充滿信心,相信通過營造友善旅遊環境等措施,香港旅遊業會繼續穩健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中旅集團董事盧瑞安認為,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內地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金融市場波動、鄰近香港的熱門旅遊目的地貨幣顯著貶值等,是訪港旅客人次下跌的主因。
從事旅遊業工作多年的盧瑞安指出,香港旅遊業不能像過去那樣依靠內地旅客持續高速增長來推動發展;以往訪港旅客持續高速增長形成的名牌店過多、日用品缺貨等問題,需行業重新調整佈局;在積極開拓入境客源時,要平衡香港社會的接受和承受能力,這也有助於保障旅遊品質。
多位全國政協委員還針對香港旅遊業“遇冷”現象提出具體應對方案。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等人赴京參會前透露,將建議國家開放擁有電子護照的內地居民可網上簽注赴港“個人遊”,同時由內地有關部門與特區政府研究,因應香港的承受能力,適時調控訪港內地旅客人數和次數。(完)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