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工匠精神 中國製造呼喚響噹噹品牌

代表委員熱議工匠精神 中國製造呼喚響噹噹品牌

 

代表委員熱議工匠精神 中國製造呼喚響噹噹品牌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出的這一號召,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記者檢索發現,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代表委員們看來,過去中國製造的形象更多地體現在“量”上,如今強調的則是一種精益求精的追求,讓中國製造也擁有高品質的形象。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發展理念變革的當下,提“工匠精神”正當其時。

 

何謂“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至少五六位代表委員用這個成語向本報記者解釋工匠精神。

 

其中就有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巨曉林,這位常年奮鬥在高鐵建設一線的技術工人直言,所謂工匠精神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做品質最高的産品,不斷追求完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同樣持有這種觀點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寧波港集團原董事長李令紅。他認為,工匠精神是對産品鍥而不捨地追求極致,既包括追求完美和卓越,也包括一絲不茍確保品質,更包括心無旁騖地、不斷地對工藝設計、材料和生産流程進行完善。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主任王向朝則早就準備好了關於弘揚工匠精神的提案,這源於他之前做的一番對中國製造産品品質問題的調研。他沒想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直接提到了這個詞。

 

轉型升級的良機

 

“工匠精神”並非新詞,但為何在當下的時間節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在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趙萍看來,這是因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一個製造業體量上的大國,但是低層次的産品不能撐起一個製造強國。實際上,我國過剩的産能既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到國外競爭力也不強。“只有轉型升級,提升中國製造的品質,才能適應不斷增長的需求。”

 

這個觀點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明波的贊同。“為什麼我們的消費者總是去國外買東西?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産品標準比較低。”

 

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布依族服飾”的傳承人,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布穀鳥民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菁則感慨,我們國家的工匠能一直堅持下去的太少,很多傳統工藝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消失了。“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應該包括一種使命感,把我們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

 

“在經濟形勢比較嚴峻的當下,提出工匠精神的要求,其實是對建設者們最好的鼓舞。對於中國製造來説,只有堅持不懈做好細節,提升工作品質, 創新生産能力, 才能與世界同步!”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織金縣蔡群苗族蠟染刺繡有限公司創始人蔡群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中國製造的未來

 

對於中國製造而言,工匠精神將帶來怎樣的未來?

 

事實上,高鐵就是個很好的範本。巨曉林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中國從十幾年前才開始做高鐵,到現在許多部分已經世界領先,就是因為在國家重視之下,高鐵從業者始終堅持著工匠精神。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趙萍認為,這意味著企業和員工不能只顧及短期利益,還要考慮長期的社會效益。孫明波則以青島啤酒創國際品牌的經驗為例説,一定要有定力,不能什麼賺錢就做什麼,要牢牢抓住做品牌的主線,才有發展潛力。

 

“工匠精神為中國製造指明瞭方向,對於我們從業者來説,這是一種啟示,那就是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時機到了。”趙萍這樣認為。

 

李令紅將此視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他分析説,我們國家能製造出許多高精尖裝備,但是長時間以來社會各界對工匠精神未能予以重視,這導致許多産品數量過剩,但是品質不行。

 

“在升級換代之時,我們要大力弘揚這個時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國製造能夠成為響噹噹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李令紅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