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應讓美國走開
|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1-19 11:43:0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澳大利亞《解讀者》雜誌網站1月17日文章,原題:台北和北京應讓美國走開
美國新政府尚未上任就擾動臺海局勢,讓人們不得不猜測特朗普週五就職後將採取什麼立場。是挑起對抗狀態嗎?如果是這樣,這將再度使台灣陷入美中東亞地區競逐的中心。
為維護穩定和挽救業已達成的協定,台北和北京不讓美國影響他們的關係才是明智之舉。台灣尤其有責任考慮自己的做法,因為捲入大國關係之中對其沒有好處。
2008年兩岸開始前所未有的和解進程,並促成一系列協議的簽署。臺海和解最重要的附帶效果是“九二共識”的鞏固,同時伴隨著兩岸關係的重大轉變。2016年5月蔡英文上臺後,在兩岸關係上走模糊路線。隨著地區安全熱點轉向南海,以及台灣利益偏離美國利益,台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獨立自主的政策。在此背景下,即將上任的美國政府重提兩岸關係,並可能利用一個中國做籌碼。這絕非好事。
對於美國可能重拾“台灣問題”,台北除了得到更多的關注外,別無其他益處。而這種關注是以損害兩岸關係為代價的。更糟的是,重返有美國參與的舊安全秩序,只會使台灣淪為追求自身戰略和經濟利益的地區強國之間的卒子。相比過去,任何此類現狀都更容易産生動蕩。這與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推進和美國地區戰略利益的多樣化有關。
總而言之,台北若順從內部“自決”的要求,將導致對美更大依賴和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轉變。與一個以自身利益為重的美國達成此類條約,將帶來高度不確定性。若台灣脫離目前與大陸的約定,那就是在進行一場沒有勝算的冒險。與此同時,證明既有約定不能被任何第三方削弱,對兩岸都有利。(作者伯恩特·貝格爾,陳俊安譯)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看“進博魅力” 透過亮眼“成績單”感知中國經濟蓬勃“脈動”2025-11-11
- 第十八屆黃埔論壇在湖南懷化舉行——共擔民族大義 共促祖國統一2025-11-11
- 贛臺薈·第二屆贛臺青年短視頻創作大賽網絡投票正式開啟2025-11-11
- 閩臺兩地生態成果展在福州啟動 “神話之鳥”見證十七載攜手護飛路2025-11-11
- 以武會友 共傳薪火——兩岸青少年武術交流活動在四川達州舉行2025-11-11
- 台灣青年走進金水區鄭州記憶油化廠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