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蔡英文不説清楚兩岸政策 海基會如何“注入新元素和機會”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1-20 17:24:54 | 來源: 觀察者網 |
台灣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18日公開邀請海協會長陳德銘訪問金門。他説,如果時機合適,他很期待和陳德銘見面,會面地點可考慮從金門開始。據中國台灣網報道,當天傍晚,“海協會負責人士”回應稱,“九二共識”是檢驗所謂善意的試金石,不解決是否承認“九二共識”這個基礎問題,“講再多的話,對化解僵局都是沒有意義的。”
對此,中時電子報1月19日發表的一篇評論稱,跟以往陸方對海基會的任何訊息均以“已讀不回”的方式反應相較,大陸這次的回應還算客氣,海基會拋出的試探氣球總算沒有白費力氣。但是田弘茂在餐敘時,對媒體表示,蔡英文期盼他“為兩岸關係注入新的元素和機會,促使兩岸和諧互動,邁向新的里程碑。”這就叫人覺得奇怪了。
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
“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分明是台灣領導人的職責,蔡英文卻擺出一副“事不幹己”的“公親”(觀察者網注:和事佬)姿態,希望“半官方”的民間團體去“促使兩岸和平互動”。蔡總統不把兩岸政策説清楚,田董事長該如何“為兩岸關係注入新的元素和機會”呢?
擺出“公親”姿態,保持“價值中立”是蔡政府處事的標準方式。在臺大校長與教授涉及論文造假案被踢爆之後,“教育部”立刻擺出“公親”姿態,要求臺大成立特別委員會,“獨立進行審查”。楊校長也上行下效,擺出“公親”姿態,一面要求研究生“不要違反學術倫理”;一面由他指派的副校長組織調查委員會,並公開聲明:如果特別委員會調查後,認定他有“蓄意造假”,他願意辭職負責。問題是,誰有本事認定楊校長是否“蓄意造假”呢?
田弘茂董事長曾私下對記者説:“小英‘總統’用字很精簡,卻是字字珠璣。”所以他為思索兩岸關係的“新元素”和“新機會”以及如何“邁向新的里程碑”,經常半夜睡不著覺。
臺大特別調查委員會在想調查求證楊校長是否“蓄意造假”時,有沒有“經常半夜睡不著覺”?不得而知。我敢確定的是:不論“總統”、“教育部長”或大學校長,如果他只想扮演“公親”的角色,晚上一定睡得很安穩。問題是:當我們政府的決策者都只會扮演“公親”的角色,到底誰是台灣的“事主”?
(作者 台灣國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黃光國)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