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過年的一部分”——北京文化廟會受台北民眾歡迎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2-13 17:10:45 | 來源: 新華網 |
北京文化廟會入口處。新華社記者劉歡攝
“自從知道了北京文化廟會,我每年都會來,這已經成為我們家過年的一部分。”台北市民鍾先生説,廟會裏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逛一下午都不嫌累,非常盡興。
北京文化廟會10日正式在台北花博公園拉開帷幕,將持續至14日。每天下午2點到晚上9點,像鍾先生這樣全家出動來逛廟會的台北市民不在少數。連續四年舉辦的廟會,為台北市民歡度新春佳節提供了好去處,展示了北京傳統與時尚兼具的獨特魅力,已成為京臺兩地文化交流合作的一張“名片”。
從捷運圓山站一齣來,北京文化廟會的熱鬧氣息就撲面而來。祈年殿、白雲觀等北京標誌性景點花燈,冒著香味的羊肉串攤,排著長隊想嘗一嘗“京味兒”的市民……精彩的民俗表演、地道的京味美食、傳統的非遺絕活,配上歡快的新春樂曲,讓人仿佛置身北京地壇,忘情品賞京味兒廟會的樂趣與魅力。
今年北京文化廟會在以往三屆的基礎上,活動內容和形式進一步豐富。精選的60家特色展商,囊括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百年老字號、景泰藍、京繡等特色民俗工藝,還設置了京味春餅、京西炸油香、驢打滾等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特色小吃展位。
“魯姥姥”正在製作臭豆腐。新華社記者劉歡攝
鍾先生對今年廟會的京西“魯姥姥”臭豆腐情有獨鍾。他説,與台北的臭豆腐相比,“魯姥姥”臭豆腐外脆裏嫩、配料豐富,口感體驗美味而新鮮,他們全家都非常喜歡。
“魯姥姥”魯秀花家在北京門頭溝,她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來之前擔心台北人會不習慣她家臭豆腐的口味,沒想到卻是大受歡迎,很多人嘗過後都説好,攤位前總是排著長隊。
廟會上的京韻大鼓表演。新華社記者劉歡攝
除了美食攤位,活動現場人氣最高的當屬各類文化技藝表演。京韻大鼓、相聲、變臉、抖空竹等特色表演節目輪番上演,觀眾將舞臺圍得水泄不通,叫好、鼓掌聲不斷。
正在觀看相聲表演的台北市民鄭永華和夫人莊巧娥,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拍掌叫好,看得非常投入。鄭永華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們連續第三年來參加北京文化廟會了,“因為這裡有別的地方沒有的傳統手藝和表演,能夠感受北京人的過年氣息。”他説,自己特別喜歡京韻大鼓和相聲,看個表演、吃個小吃,就不知不覺逛了一下午。
莊巧娥説,參加北京文化廟會似乎成了一個傳統,如果不來就好像這年過得不完整一樣。“畢竟我們同文同種,很多北京人喜歡的表演我們也愛看,希望兩岸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能越來越多”。
除了品美食、賞表演,台北市民還可以走近各色攤位,了解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品,觀摩來自北京的民間藝人進行現場創作,甚至親手嘗試一番。面人、京繡、編結、指掌畫、糖畫、剪紙等,在北京廟會上可見的,在這裡也不會錯過。
“面人彭”攤位。新華社記者劉歡攝
在“面人彭”展位,來自北京的非遺傳承人彭小平正在熱情招待客人。彭小平説,幾天接觸下來,發現不少台北市民的傳統文化知識比他還豐富,甚至會有人跟他探討台灣和大陸關公像拿刀方式不同這樣的“小細節”。
北京“唐人坊”的何勇向記者介紹,攤位展示的各類玩偶中,最受台北市民歡迎的是京劇系列的“唐娃娃”。“中老年人尤其喜愛。”何勇説,非常開心能把傳統技藝帶到台北,讓台北民眾感受和體驗精緻的中華文化。
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服務公司總經理王京介紹説,北京文化廟會活動不僅為台北市民歡度新春佳節提供了絕佳去處,也為兩岸多地深入交流提供了平臺。前三屆廟會累計吸引客流量200萬人次,有效傳播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展示了北京傳統與時尚兼具的獨特魅力和當代文化創新成果,已成為京臺兩地文化交流合作的一張“名片”。
王京表示,在往屆廟會的基礎上,今年還安排了“京臺兩地文創産業交流會”、文化名人互動活動、“文創商品展”等多項專題活動。他説,期許“北京文化廟會”不只是一場民俗文化的交流與展示,更要逐步成為京臺兩地文化企業、文化産業對接交流的重要商務平臺,成為推動京臺兩地經貿繁榮的橋梁。(新華社台北電 記者劉歡吳濟海)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