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市場監管改革與創新——國家工商總局解讀 《“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

今年1月發佈的《“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是國務院確定的“十三五”時期的重點專項規劃之一,也是第一部全國性的市場監管中長期規劃。國家工商總局1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工商總局綜合司司長袁喜祿對規劃做了解讀。

 

提出樹立現代市場監管理念

 

袁喜祿説,規劃提出樹立現代市場監管理念,解決了為什麼監管、監管的目的性問題,為市場監管指明瞭方向。

 

規劃把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作為市場監管的重要方向,把規範市場秩序、維護公平競爭作為市場監管的重要著力點,把維護消費者權益放在市場監管的核心位置,把提高監管效率作為市場監管的基本要求,用國際視野審視市場監管規則的制定和市場監管執法效應。

 

袁喜祿説,加強市場監管,要有成本意識,改變傳統的無限監管理念,改革傳統的人盯人、普遍撒網的煩苛監管方式,推動市場監管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這樣才能與市場經濟的高效運行相適應。

 

規劃提出依法依規監管、簡約監管、審慎監管、嚴格監管、綜合監管、智慧監管、協同監管等監管原則。

 

袁喜祿説,依法依規監管是市場監管的最基本原則,要規範政府部門自由裁量權,推進市場監管的制度化、規範化、法治化。堅持簡約監管,消除不必要的管制,減輕企業負擔,減少社會成本,這是針對目前煩苛管理方式提出的有針對性的監管原則。堅持智慧監管,推動“互聯網+監管”,充分發揮新科技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堅持協同監管,改變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方式,實現社會共治。

 

著力營造“三個環境”

 

規劃把營造整體市場環境作為市場監管的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著力營造“三個環境”:寬鬆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

 

目前政府對微觀市場主體的行政干預仍然過多,各種審批仍然過多,仍然是束縛經濟發展活力重要體制障礙。袁喜祿説,改善市場準入環境,關鍵是要改革,目的是要放活。規劃提出,要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激發百姓創業創新熱情,促進市場主體持續較快增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

 

市場分割、行業壟斷、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盜版侵權、壟斷與不正當競爭等,影響著我國大市場優勢的發揮。規劃在具體任務中提出,把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作為首要任務,這是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部署。

 

當前,我國消費環境的改善與百姓消費能力的提高還不匹配,消費環境不理想已經成為制約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障礙。袁喜祿説,規劃在具體監管任務上有許多亮點。既加強日常消費領域市場監管,又強調新消費領域市場監管;既強調普遍的消費維權機制,又特別強調老年人、未成年人的消費維權。特別是從普惠性、均等化出發,把加強農村、農民的消費維權作為重要任務,強調農村市場監管,這些對百姓消費、百姓維權都是一個重大推動。

 

五個方面改革創新

 

規劃提出從五個方面改革創新,創新監管政策、健全監管機制、豐富監管手段、改革監管體制、強化法治保障。

 

袁喜祿説,規劃首次系統闡述了競爭政策的重要地位,提出把競爭政策貫穿到經濟發展的全過程,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和體制完善,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積極倡導競爭文化。

 

規劃提出,健全企業信用監管機制,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強調運用大數據推動“互聯網+監管”,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率,增強市場監管的智慧化、精準化水準。建立協調配合、運轉高效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理順市場監管體制,推動形成大市場、大監管、大服務的新格局。大力推動市場監管法治建設,完善法律法規體系,規範執法行為,強化執法監督,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趙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