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睡的人該醒了 臺當局將如何應對“後TPP時代”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2-28 10:17:32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伴隨著美國的退出戛然而止,眼看就要衝擊台灣的經貿戰略佈局。有台灣媒體稱,美國如今確定“不玩了”,對於台灣來説,就兩種結果。最樂觀的評估認為,能得到與美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機會;最悲觀的預測則認為,大陸將取代美國成為區域經濟整合的龍頭。由於兩岸關係趨冷,沒人帶著玩,台灣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台灣的“後TPP時代”經貿戰略,到底是什麼?
一個加法一個減法
近日,臺“經濟部”裁撤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小組的新聞鬧得沸沸颺颺,雖然有官員出來澄清是“歸建原單位”,但也間接證實,兩岸經貿談判和官方往來停擺,是蔡當局當前面臨的“新常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蔡英文辦公室、臺行政主管部門到外事主管部門日前都統一口徑,強調會加強與美國的經貿談判與合作關係。按照設想,前途將非常光明:通過檢討與鬆綁島內相關經貿規定,台灣的經濟將更自由開放,以符合與美國談判TIFA(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和FTA的條件。
為了降低對大陸經濟的依賴,蔡英文上任以來將區域經貿整合焦點放在TPP上。如今美國退出,引頸企望“借東風”的當局,只好轉而訴求加強臺美雙邊關係,臺“經濟部”近來更推出“Reconnect USA”政策。此外,臺當局還號稱要加強與亞洲鄰近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連結。有消息説, ECFA小組吹熄燈號後,全數組員已經“歸建”到負責東亞事務的貿易雙邊一組。
理想再豐腴飽滿,現實卻骨瘦如柴。連美國在臺協會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都坦言,“後TPP時代”,台灣將舉步維艱,因為雙邊自由貿易談判會設下更困難的框架。
美國人都看得十分清楚,無奈有人吃了秤砣鐵了心。早在上臺前,蔡英文就抨擊馬當局專注兩岸,而不思索如何與主要貿易對手洽簽FTA,及時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不僅造成台灣更加倚賴中國市場,而且和全球接軌的目的距離越來越遠”。如今對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一個做加法,一個做減法,心思不言自明。有臺媒不客氣地批評説,這番論調凸顯蔡英文企圖繞開大陸面進行國際化的主張,不務實不説,更使台灣陷於不進反退的困境。
能否納“投名狀”
一個減法,算“因勢利導”;一個加法,卻顯一廂情願。要簽FTA,與美國和日本的協商最具指標性和代表性。但經濟談判不單是請客吃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利益交換,要納經濟上的“投名狀”。有人概括説,台灣現成的“投名狀”有兩件。一是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二是放水讓福島核災食品“登臺”。
美日就相關議題施加的壓力,臺當局已經多次領教過。殊不知,現在的蔡當局實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因為在野時民進黨就主打反對進口牌,如今拿到執政權就開放,等同自打嘴巴。從近期處理核災食品進口的爭議看,當局已經焦頭爛額,要説服民眾打消危害健康的疑慮,根本是難上加難。
再説,美國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另按照美總統特朗普的計劃,想要跟美國做生意,台灣廠商必須擴大對美投資,利弊未卜。更有甚者,特朗普主張貿易保護主義,這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影響甚大。但民進黨當局似乎沒有什麼回頭路。過去馬英九時期,瞄準的是TPP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兩個目標,試圖“兩條腿”走路。到了蔡英文時期,出於對RCEP中大陸因素的忌憚,當局自廢武功甘願寄望于靠TPP“單條腿”蹦跶。
現在腿折了,想重新調轉方向,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更重要的是,要想參與RCEP的區域經濟整合,絕對不可能繞過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大陸。退一萬步講,即使大陸同意,問題依然突出。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表示,RCEP的16個成員中,除中國大陸外,其餘15個成員與目前“新南向政策”對象重疊;另外,台灣出口七成屬於中間財,而RCEP則是追求原産地規定。所以,台灣經濟的挑戰不是TPP而是RCEP。
或將陷入邊緣化危機
台灣幾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蔡英文的滿意度止跌回升,但民眾對當局“外交”及兩岸政策的不滿意度已達其上任以來的新高。其中,“後TPP時代”,台灣的經貿戰略佈局將向何處落子,應該就是外界憂心的一大焦點。蔡當局欲以倚靠美日的一面倒策略,來抵銷中國大陸要求交卷承認“兩岸一中”的壓力,卻無形中成為特朗普及安倍晉三的禁臠與籌碼。如果為了美日遞過來的所謂橄欖枝而沾沾自喜,就要溫習一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古訓了。
在兩岸關係停滯的情形下,台灣可能成為他們與中國大陸衝突的犧牲品。比如最現實的就是,台灣既失去參與TPP的指望,又因為兩岸關係日趨惡化,很難進入RCEP,則在區域經濟整合的過程中極有可能被邊緣化。對於這些,台灣究竟要怎麼做?即使台灣要洽簽FTA,沒有中國大陸的默認,恐怕過程也難以一馬平川。而除了紙上畫餅,擺出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洽簽FTA的姿態,蔡英文絕口不提具體做法是什麼。用流行語來説,裝睡的人該醒醒了。如果最終TPP、RCEP和雙邊FTA“三不沾”,台灣竹籃打水一場空被貿易“鎖國”,那就真變成“亞細亞的孤兒”了。
台灣旺報在社評中表示,蔡當局應正視錯誤的區域經貿戰略佈局,不要再一意孤行。台灣是外貿導向的經濟體,“親美遠中”的佈局若再不作調整,恐將使台灣陷入邊緣化的危機,重創台灣的經濟核心命脈。
蔡英文雖承認“中國的崛起和兩岸的關係攸關台灣的未來”,卻把大陸當成台灣的威脅而非機會,只一味強調大陸對台灣經濟的負面衝擊,卻避而不談大陸對台灣經濟的正面效益。問題是,台灣繞過中國大陸還有可能全球化嗎?民進黨一再杯葛服貿、抵制貨貿的結果,除了削弱台灣的經濟競爭力之外,更將使台灣與全球接軌的機會減少。“獨”心不改,對經濟的毒性就會越來越大。由此衍生的“遠中”思維,早晚會在國際經濟佈局中害了台灣。(任成琦)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