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續推兩岸融合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蘊含機遇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3-06 10:42:36 | 來源: 新華網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上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仔細研讀可發現,報告“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蘊含著台灣同胞在大陸發展的豐富機遇和發展新通道。
通道一:釋放內需潛力 臺商宜紮根深耕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其中包括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要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
傳統臺商在大陸經營30余載,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下,亦面臨産能過剩和轉型升級的壓力。隨著北京、上海及廣州等一線城市發展接近滿水位,已有不少經營靈活的臺商轉而佈局二、三線城市。在鄉村消費環境不斷優化、城鎮化推進的過程中,市場嗅覺靈敏的臺商定能尋得發展的新天地,安心紮根大陸。
此外,教育、養老、醫療、文創、旅遊等,都將在2017年得以大力推進發展。兩岸文化同源,在上述領域具有天然相近的特點和需求,臺商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搶得先機。
通道二:支持創業創新 台灣青年大有可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對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支持,打造面向大眾的“雙創”全程服務體系。
近年來,隨著兩岸人員往來的頻密,有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選擇到大陸尋求發展機遇。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指出,“為台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台灣青年群體成為今年兩會期間涉臺團組討論的熱點,許多政協委員的提案也圍繞更加細緻的服務和便利化措施展開。
現在,已有不少台灣青年創業項目正在大陸各省市的創業園、青創基地內孵化、生發。相信這些越來越開放、具有活力的創新平臺,將讓兩岸企業和人才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創雙贏。
通道三:“一帶一路”推進 同胞攜手共享商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産能合作,帶動中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
南亞、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潛力巨大,中亞、俄羅斯也漸漸進入臺商的視野,臺商要開拓這些新市場,融入“一帶一路”發展,站在大陸“巨人的肩膀”上是理想的路徑。共建、共享、合作,都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詞。臺商也應抱持更加開放的心態,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與大陸共享共贏。
共擔民族大義 共創美好明天
台灣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當局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中的挑戰、風險明顯增加。但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證明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
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都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共創兩岸同胞的幸福生活。(路梅)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