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著力構建“兩岸海洋交流合作主通道”

在福州市官方近日出臺的《福州市“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中,“兩岸海洋交流合作主通道”成為“十三五”期間福州市海洋經濟發展的發展定位之一。

 

首先是構建兩岸交通運輸、人員往來的主通道。記者了解到,福州將在“十三五”期間拓展海上直航、“兩馬”航線、黃岐-馬祖航線等對臺往來渠道,加強兩岸航線和口岸建設,深化兩岸通關雙邊合作,促進兩岸經濟深度融合。

 

交流合作方面,福州將以台灣海峽為紐帶,全面深化榕臺臨港工業、現代漁業、海上聯合執法、海洋環保生態建設、海洋文化遺産保護、海洋文創産業的交流合作。

 

作為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5個通商口岸之一和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福州正在加快建設“海上福州”。

 

福州市海洋經濟總量在“十二五”期間不斷增長,2015年海洋經濟總産值達2928億元人民幣,比2010年增長133.6%,年均遞增18.49%。

 

“十三五”時期,是福州圍繞“海上福州”建設、著力打造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濱江濱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城市的關鍵時期,構建兩岸合作先行先試基地、加強榕臺海洋産業對接合作、建設“福州-台灣”海上通道,成為福州海陸統籌與開放合作的發力點。

 

根據相關規劃,福州將進一步加快榕臺海洋經濟合作與交流,實現榕臺兩岸海洋經濟互利共贏。積極探索兩岸共建等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推進兩岸經貿緊密合作、融合發展,構建兩岸直接往來的重要快捷通道,推進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進兩岸投資貿易和人員往來便利化,構建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為加強榕臺海洋産業對接合作,福州將主動承接台灣臨港工業轉移,積極引進電子信息、機械、紡織業等産業;擴大榕臺現代漁業合作,重點對接台灣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遠洋漁業、休閒漁業、海水養殖等産業;加快榕臺物流港區合作,推進保稅港建設,打造兩岸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與台灣自由貿易區的無縫對接;積極探索海峽濱海旅遊合作。

 

此外,福州還將發揮差異化競爭優勢,建設“福州-台灣”海上通道。進一步擴大海上直航,率先開展兩岸滾裝運輸業務,儘快實現福州至台灣本島海上客運直航常態化,使“福州-台灣兩岸”直航成為兩岸人員直接往來的重要中轉通道;大力引進台灣郵輪及相關設施的建設、經營項目,爭創國家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中新社福州3月10日電 記者 閆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