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兩岸文化交流”的算計與謬誤

日前,蔡當局權力觸手粗暴橫插文化界,巧取豪奪從藍營手中強取“中華文化總會(文總)”,使其在50年之際經歷中華文化被抽筋剝魂的過程。不過,民進黨卻稱蔡此舉是對大陸釋放“文化交流善意”。此種奇怪論調並非綠營思維混亂,而是蔡“洗綠文總”在顯見的“文化台獨”意味之外,有環環相扣的謀算。

 

“洗綠文總”的層層謀算

 

筆者認為,蔡英文拿下“文總”是希望能接管其作為兩岸民間交流渠道的功能,以“中華文化”尋求兩岸破冰,再以“官方”身份坐收紅利,又將兩岸交流維持在低水準限度上。

 

首先,蔡英文早已籌謀奪回兩岸文化交流渠道。其一,馬時期,“文總”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有“兩岸漢字藝術節”、《中華語文大辭典》以及“中華語文知識庫”等兩岸合作成績,蔡當局不能坐視藍營掌握此溝通渠道。其二,出任“文總秘書長”的林錦昌是蔡佈下的暗子。作為蔡文宣大將與核心幕僚,與文化界相熟且思維靈活的林早被規劃參與經營兩岸事務而未擔任職務,還曾一度傳聞將任海基會副董事長。

 

其次,蔡自認兼“文總會長”是“善意”。其一,綠營稱蔡不須借“文總”搞“文化台獨”。任“文總會長”意味著要承擔政治責任,以蔡能量,借此身份直白推行“文化台獨”的風險大於收益。蔡慣於假黨內他人之手間接施為。其二,蔡做出謹慎、示好姿態。蔡在講話中針對“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合作”進行了額外演繹以突出其“善意”,林錦昌也特別表明“文總不改名”,並煞費心機挑選了幾位與“中華文化”有關而與綠無淵源的文人以點綴綠油油的“執咨委”名單。

 

再者,蔡期望以文化交流“突破”兩岸僵局並坐收紅利。蔡英文冥頑不靈、正途不通,轉而用“文總”、“貿協”等做文章,説明蔡有多層“期望”:其一,幻想大陸仍會為她留“文化”一扇小窗,不會阻絕文化往來,把台灣推離中華文化輻射圈;其二,欲降低兩岸交流層次但又掌控兩岸交流力度與走向;其三,最終在表面上借“領導人兼任會長”的身份維繫“兩岸有官方互動”和“現狀仍在”的假像,坐收“交流紅利”。正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所建議的,新“文總”可選擇低意識形態的活動入手,例如去年9月依例舉辦的“兩岸漢字藝術節”。而去年來陸參訪的林錦昌、江春男等能否在冰冷氣氛下以新身份登陸,也是一個觀察指標。

 

蔡“如意算盤”恐要落空

 

蔡當局以“去中國化”建構“台灣本位論述”的思維與“文總”宗旨南轅北轍,蔡“溝通兩岸文化”的空洞口號也與其理念政策多有捍格之處。沒有“中華夢”的蔡英文的“善意”和算計都只能是空彈琵琶。

 

矛盾一:蔡對“文總”的定位非“兩岸交流”,實為強化“台灣文化”。作為“理念型台獨”,“台灣優先”和“台灣認同”已經成為蔡潛意識的邏輯起點和政治正確。從其致辭中可以看出,她回避“中華文化”而以“台灣文化”為論述核心,給新“文總”的首要任務就是“提升和深植台灣的文化實力”。而“推動兩岸交流”只是沒有願景目標和積極行動的空話。這不但與馬時期“文總”以中華文化為根,尋求兩岸聯結背道而馳。基於“台灣同心圓史觀”,蔡眼中的中華文化不過是與荷、日文化類似的台灣多元海洋文化的“舶來源頭”之一。同時,蔡還提出用“文化外交”服務“新南向”,“把台灣文化帶入國際視野”,可見其醉翁之意不在“中華文化”這杯酒。

 

矛盾二:蔡當局近期“文化台獨”和“綠色恐怖”大幅升級,必反作用於兩岸交流。近期,民進黨當局治下,“去中國化”和“文化台獨”的“借轉型正義之名的獵巫歪風”已走火入魔,文化領域已成為重災區:孔子展移除“萬世師表”,台中拆除百年孔廟改成日本神社,“限制退將、官員赴陸”,“一中承諾書事件”,“保防法”和多起“共諜案”都加劇了兩岸的緊張氛圍。如此倒行逆施讓台灣有如穿越回兩岸封閉對抗的歲月,在大舉銷毀蔣介石銅像時,倒像是要重新拾回“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蔣式標語。兩岸既無“互信”,談何“交流”?而蔡為酬庸深綠向“文總”塞進去的親綠政治龍套,未來必然稀釋“文總”的“中華”色彩,使其逐漸變質並繼而綁架蔡的意志。

 

儘管蔡暫未仿傚扁時期“更名”,但已有學者預言,“文總”未來恐將再次“被轉型”,成為“綠色政治、文化精英結合的新平臺”。(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劉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