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為什麼有那麼多台灣青年“抑鬱”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4-12 09:46:24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日前,台灣董氏基金會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約5分之1的民眾時常(每週3天以上)感到抑鬱,45.1%的民眾表示身邊就有抑鬱症親友。值得注意的是,13-21歲青少年、大學生每週3天以上感到抑鬱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那麼多的台灣青年怎麼就抑鬱了呢?
台灣抑鬱症防治協會常務理事李龍騰對記者表示,由於傳統和文化的影響,多數台灣人不願意公開承認自己有抑鬱症。所以,台灣的抑鬱症實際盛行率應該會高於亞洲地區統計的平均水準。同時,台灣有關部門也認為,青少年抑鬱症容易被認為是青春期叛逆,除了希望蔡英文當局建立預防措施,還應針對有抑鬱傾向的青年提供專業輔導。
世界衛生組織稱,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全球範圍內,共有超過3.5億人患有抑鬱症,遍佈各個年齡段。而台灣的得抑鬱症的比例要高於亞洲的平均水準,尤其是台灣青年這個群體。本該處於蓬勃進取、意氣風發的年齡段,應該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環境,享有健康的學習氛圍。可就這些基本的條件和希望,台灣目前好像所缺的就是這些健康、友善、綠色的環境和氛圍。
青年的學習氛圍,被島內的政治拼殺“污染”了。眾所週知,島內的政治熱度超越了島內的一切,先政治後經濟,民生民意讓路政治鬥爭,尤其是蔡英文上臺以後,島內的政治熱度變得越加狂躁狂熱,整天只有選舉選戰,藍綠之間非但沒有實現和解,反倒越演越烈,民進黨在借用“轉型正義”的幌子,對國民黨搞政治追殺和清查,對昔日一個戰壕的“時代力量”更是用過棄之,大綠小綠説翻臉就翻臉,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了。還有,島內的“獨派”更是利用蔡英文和民進黨完全執政的優勢,煽動民意對抗,操縱族群對立,渲染政治事件。持續的政治拼殺,讓在“亞洲四小龍”佔據重要經濟位置的台灣,不但多次在競爭力和影響力接連下滑,甚至是墊底。可是,蔡英文當局並沒有實現競選是的諾言,讓台灣“安寧”,反倒是變得更加的“混亂”。如此的社會氛圍,島內青年怎麼有心思學習呢?沒有好的學習環境,台灣青年整天因此被吵鬧而煩惱,久之也就抑鬱了。
青年的生活環境,被島內的意識鬥爭“衝擊”了。眾所週知,蔡英文上臺以來,延續民進黨“台獨”黨綱,死抱“台獨”不放,堅守“逢中必反”,並通過渲染“中國威脅論”煽動兩岸民意對抗,並宣稱要“力抗中國”。近段時間以來,蔡英文當局更是別有用心炒作“一中承諾書”,阻擋兩岸正常的教育交流。利用各式各樣的“去中國化”,打造更多的島內“人造獨”。尤其是只要島內跟大陸“沾邊”的,能反對的好不含糊反對,能阻擋的毫不猶豫阻擋,在衝擊兩岸和平發展的同時,還在一步一步的毀掉兩岸累計的信任,並對島內退役將領、民間團體、公務員等人員祭出行政嚴審的“招數”,硬生生要隔斷台灣與大陸的文化連結和情感紐帶。此外,還別有用心和處心積慮地大搞文字遊戲,上演“苦情戲”,裝著“受害者”。青年的生活環境整天在這種意識鬥爭中怎麼會是好的呢?所以,島內青年整天被台灣當局灌輸著“小心被統戰”、“嚴防共諜”的意識形態思想,抑鬱了也就成了“正常”。
青年的成長空間,被島內的傲慢冷漠“誤導”了。青年代表著一種力量和希望。島內青年作為台灣未來的中堅力量,唯有健康成長才能讓台灣的發展有可續有力的活力和生機。可是,本該屬於台灣青年的成長藍天白雲卻被島內黑暗冷漠所“污染了”,成為他們進步路上的“霧霾”。例如近段時間以來鬧得歡實的“台獨”分子,對蔣介石銅像“斬首”,毫無顧忌地大肆渲染。年金改革和“一例一休”引發的民眾抗議,被認為是民眾“苛責”,還被政客們謾罵鄙視。台灣行政人員辱罵抗議的台灣退休警消聯盟“趁清明不會早點去死”。在維護島內民眾權益和生計上,蔡英文當局更是不顧島內民意反對,充當美國籌碼和棋子,夢想著和日本“結成夫妻”。“太陽花”被判無罪,爭搶詐騙犯不嚴審卻機場放人等等,不詳細舉例。這樣構建起的台灣價值,黑白不分、無視民意、政治傲慢、行為固執、冷漠無情,台灣青年都分不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壞的,哪些該支持那些該反對,在中充滿迷茫的蠱惑和影響下,也就被動地抑鬱了。
所以,台灣青年抑鬱了,關鍵的兇手還是台灣的政客們,還是對台灣青年毫不關心和誤導引誘的島內掌權者。倘若島內的社會環境還是被政治“霧霾”所污染,青年成長氛圍還是被意識鬥爭“誤導”,台灣青年被抑鬱了,台灣的未來和希望也就會“抑鬱了”。(中國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