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打的就是“黑天鵝”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4-24 16:41:30 | 來源: 海外網 |
“一帶一路”示意圖 圖源:新華網
近年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世界眾多國家響應。但世界上頁不乏酸溜溜的言論,“中國是要輸出過剩産能和資本”、“中國別有政治企圖”……在西方“逆全球化”興起的當下,是中國在捍衛著全球化的大旗。
海外網專欄作者千里岩就此撰文,分析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方式及對世界和平穩定的作用。
日前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應邀出訪俄羅斯、愛沙尼亞、斯洛文尼亞、阿爾巴尼亞和哈薩克斯坦五國。訪問期間他與多國領導人會晤,分別商討了中國與這些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問題,並且還出席了中俄、中哈兩國雙邊合作機制的相關會議。
大事
近年來中國國家領導人出訪各國經常提起“一帶一路”,越來越多的國家都給予了熱烈的響應。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目前已經有28國的領導人確認將出席,另有110個國家也將派出代表參會,習近平主席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
當然,世界上的事情從來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也並非所有的國家對於中國發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都熱心,也有質疑的和警惕的。西方許多媒體就在酸溜溜的念叨,西方大國中只有意大利的總理決定與會。
他們的心思其實一點也不難理解,畢竟“西方七國”在戰後長時間都是國際政治和經濟活動的主導性力量之一,如今看見中國發出的號召有如此影響力,不管是失落感也好不安感也好,都算是人之常情。
誤解
對於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最常見的誤解有兩種,第一種是“中國打算進一步確保自己海外能源和資源的安全,並且輸出淘汰的産業,輸出過剩資本”;第二種是“中國打算借著經濟輸出自己的一套行為標準,包含了政治目的”;當然還有的發展中國家把中國的這個倡議跟過去不計成本的“援助”混為一談,這些説法並非沒有根據,但是又都實實在在是對中國意圖的誤解。
早在中國企業剛剛走出國門的時候,英國BBC有個著名的電視紀錄片《中國人來了》,按照他們的邏輯試圖將中國企業到非洲開拓市場的活動,視為中國開啟了“新殖民主義”模式。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WTO之後,中國以擁抱全球化的姿態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到今天,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工廠”,如此巨大的生産規模之下,中國企業按照國際貿易規則,尋找海外的原料和能源,拓展海外市場是一種理所應當。
不過不同於西方的“殖民”思維,中國沒有把合作夥伴僅僅視為“原料資源産地”和“海外市場”。中國始終認為不同區域、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應該根據自己特定的環境條件,以不同的合作方式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貿循環。
在中國許多看起來確實已經是過剩和落後的低端産能,對於一些正苦於不能實現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來説,其實恰恰是好東西,勞動密集型産業能夠短時間內就解決他們的大量就業問題,這些企業的收入可以帶動其民族産業和國民經濟發展。而中國在上述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也是一種完全市場化的行為,不僅是在按照國際投資和市場規範進行,同時也不是不追求回報的“撒錢”,而是為了確保自己投資環境而做的配套。
“一帶一路”倡議的開放和包容特點決定了,能夠與中國在這個背景下進行合作的國家不僅僅只有發展中國家。許多對中國的倡議熱切響應的中東歐國家本身工業基礎就已經相當不錯,某些産業的優勢還是中國所不具備的,一些中東國家則根本不缺資本反而苦於沒處投資。因此與這些已經工業化的國家和原本資産富餘的國家,必須尋找另外的合作模式才可能實現雙方“共贏”。
中白“巨石”工業園區 圖源:新華網
典範
如果想認真地理解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究竟可能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妨看看在張高麗副總理出訪的同期,正好奠基的中國與白俄羅斯合資的“巨石”工業園區,這個園區可謂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典範。中國和白俄羅斯雙方合資建設,中方佔60%股份;白方佔40%股份,園區重點發展的項目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高端製造、物流倉儲等産業。
白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橋”樞紐位置,是歐洲與獨聯體國家間的交通要道與貿易走廊,原本白俄羅斯的工業基礎就非常雄厚,在蘇聯時代就是重要的機械製造業、冶金工業基地,它的機床加工設備、光學儀器和信息通訊技術水準始終居於世界前列。不過由於蘇聯特有的經濟模式,白俄羅斯的企業雖然技術很先進,但始終無法契合國際市場,只有少數軍工産品能夠形成出口。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工業化努力,雖然在生産規模和市場佔有率方面擁有了毋庸置疑的優勢,不過在産品開發能力,生産工藝和流程式控制制等工程學問題上仍然存在相當的短板,長期以來中國的成功主要集中在低端製造業,主要憑藉成本低廉和企業市場化帶來的反應靈活優勢。未來中國的機電産品如何擺脫“廉價品”形象,努力提升至中端乃至高端製造業仍然是一個挑戰。
中白的合作的基礎就是雙方的契合度高,雙方合作企業不僅可以生産出品質較高的産品,同樣還可以發揮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搏殺多年換去的經驗和市場渠道。另外白俄羅斯不僅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本身也是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中白工業園內企業的産品可免稅銷往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還可廣泛進入歐盟市場。
中方從合作中獲得了自己製造業升級所必須的技術和知識,白俄羅斯不僅僅從中國學到了如何應對國際市場和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中方的投資解決了當地就業問題,有利改善了當地人的收入水準,同時大量的稅收使得白俄羅斯國家財政狀況得到相當改善。這個“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局面堪稱“一帶一路”合作的典範。
黑天鵝
不得不説一句,最近國際事務中大家經常念叨的一件事就是“黑天鵝太多了”……如果真的深究一下原因,大抵是脫離不了“資本主義內在深刻矛盾”。
原本戰後資本主義國家依靠新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一方面實現了産業升級,另一方面可以從國際經貿中獲得大量的利潤,而後通過國內社會再分配渠道確保自己國民福利維持在較高的水準,從而使得自己社會矛盾得到了較大緩和。而隨著産業佈局在全球範圍內的調整和新興工業化國家興起,這個遊戲越來越玩不轉了。
新的出路暫時還找不到,可是國內社會矛盾卻開始上升。所以在較為成熟的社會政治制度和網絡通訊發展帶來的便利雙重因素推動之下,許多西方國家出現了“逆全球化”的勢頭,諸如英國“脫歐”、美國從TPP“退圈”以及法國等歐盟國家的極右翼勢力迅速上升等等。原本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全球化”突然遭遇了回潮,被大家稱作了“黑天鵝”。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 圖源:新華網
藥方
“貿易保護主義”和“排外”為主題的“逆全球化”真的能夠解決西方國家面臨的問題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用腳趾頭都可以想清楚。
如果他們真的打算個個都退回小國寡民狀態,倒也是會人畜無害,可惜西方國家工業化發展的歷程上,國際貿易從來都是他們的命脈,資源産地和海外市場對於他們的重要性,歷史已經寫得明明白白。
世界上只有他們進入了工業革命狀態的時候,用武力去殖民,這確實可以解決問題,只是在今天的世界顯然已行不通。用武力去爭奪“生存空間”會有什麼後果,只要知道二戰結局的人都很清楚。
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年初達沃斯會議上的發言中堅持強調了“捍衛自由貿易”,這番講話曾經被西方媒體評論為中國和正在出現“逆全球化”的西方國家“拿錯了劇本”。這個局面確實有點可笑,只是在這種酸溜溜的調侃背後,是誰在真的無奈呢?
説到這裡就還得舉例,國際之間經貿往來對於和平多麼重要。“冷戰”期間美蘇不僅僅是政治上在對峙,在經貿上的往來對於各自經濟體系的影響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幸核武器造成的“恐怖平衡”才沒有真的變成了“熱戰”,但是世界還是有幾次走到了毀滅的邊緣。今天的中美之間,政治上的摩擦一點也不少,但是雙邊關係一直保持了鬥而不破的局面,為什麼?因為中美之間互為最大貿易夥伴,有著數萬億的共同資産作為“壓艙石”。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正是應因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順歷史潮流而為,試圖從經濟上將所有的合作夥伴整合為一個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換句話説,“一帶一路”可以成為整個國際和平之舟的“壓艙石”。
可以用一句笑話總結一下,中國的“一帶一路”不光是賺錢用的,還可以打“黑天鵝”。
(千里岩,海外網專欄作者)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