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朝勝:吳敦義的機遇與挑戰

5月20日,喧鬧多時的國民黨主席選舉終於落下帷幕。吳敦義從6人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以過半壓倒性優勢當選為國民黨新一屆主席。當下,民進黨蔡英文深陷內憂外患,國民黨內求變求強的聲音不斷高漲,同時系列嚴峻挑戰也擺在面前。吳敦義只有把握機遇,跨過挑戰,才可能帶領國民黨浴火重生,併為個人重書濃墨重彩的一頁。

 

一、吳敦義的機遇

 

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後,正面臨著一系列難得的機遇:

 

其一,強大的黨意支持。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空前激烈,首次6人同臺競選局面,但最終吳仍以144408票、52.24%的得票率完勝。由於其他5人各有所長,都是國民黨內優秀人才,各界多預估本次黨主席可能要進入第二輪的“加時賽”。吳之所以能在第一輪即輕騎過關,與其説是吳的個人魅力與諸多民意代表、黨代表支持,還不如説是黨心望治、黨心求勝的必然。毫無疑問,受了好幾年窩囊氣的國民黨員,都期待國民黨能早日結束內部撕扯內耗,期待國民黨能早日改革應變,期待國民黨能早日重新執政。當然,要想讓這些願望變為現實,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儘早確定下任國民黨主席。最終,理性戰勝感性,過半國民黨員將票投給了勝選幾率最高的吳敦義。有了主流黨意的強力支持,吳敦義獲得充分授權,更可放開手腳,帶領國民黨早日脫困。

 

其二,“九二共識”利器。兩岸關係長期實踐經驗證明,只有“九二共識”才能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形勢和平穩定,只有“九二共識”才能確保兩岸互利共贏、確保台灣能夠走出去。然而,蔡英文當局至今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短短一年便已讓台灣在各領域深陷困局,兩岸關係“紅利”得而復失,島內廣大民眾深受其害。島內民眾日益不滿,要求蔡當局接受“九二共識”的呼聲持續高漲,就連綠營內部也反彈不斷。但是,蔡當局不思悔改,反由臺陸委會在日前公開表示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持續否定“九二共識”,只會將台灣置於更艱困境地,屆時,更多的惡果還會逐一浮現。這對以“九二共識”為黨綱的國民黨、一貫堅持“九二共識”的吳敦義而言,無疑是一次天賜良機。

 

其三,蔡英文陷困局。吳敦義任國民黨主席後的最大對手是蔡英文。然而,蔡英文執政僅一週年,便已出現全面崩盤跡象。蔡上臺以來,一直專注于打擊政治對手國民黨,忙於全面“去中國化”,民眾最關心的經濟民生與社會改革反而著墨不多,即使有所觸及,也因心不在焉而破綻百齣,反而讓情況越來越糟。蔡熱心政治卻不願為民眾辦實事,自然招致越來越大的民意反彈。蔡英文上臺不足百日,民意支持度即已出現“死亡交叉”(即支持者與反對者相近)。上臺週年之際,就連綠色組織“台灣守護民主平臺”所做民調也顯示,蔡的滿意度僅18.4%,不滿意度高達76.4%,蔡已現崩盤之兆。在此情形下,綠營內部不只反對蔡連任的聲音高漲,還有一幫人成天逼蔡“特赦”陳水扁。倘若蔡為穩住陣腳而“赦扁”,必然是飲鴆止渴,不需要對手就會自行垮臺。

 

二、吳敦義的挑戰

 

雖然機會已擺在面前,但關鍵還在吳敦義、國民黨能否應對各類挑戰,快速走出困境:

 

一是如何整合國民黨。當前國民黨的團結問題不僅限於人事組織整合,更重要的是思想路線的統一。吳敦義競選期間挂出“團結團結,天天天藍”看板,可謂是已看到問題的實質,但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事方面,此次參選者多達6人,各方在競選時無不卯足全力,甚至刀刀見骨,毫無同志情分。吳是勝利者,可以快速放棄前嫌,但其他落選者能否很快放下舊怨?每位參選者背後都有一群忠實擁躉,參選者或可快速放下,這些擁躉能否立即轉向,讓吳真正做到全黨英才“盡入彀中”?同時,此次黨主席之爭也是場路線之爭,尤其是吳、洪之間“一中各表”與“一中同表”之爭。吳明確反對“同表”,洪及其支持者堅定主張“同表”。另有深藍一再質問吳當選黨主席後會否讓“李登輝路線”復辟。今後,吳要想消除各種疑慮,贏回全黨信任,讓全黨擰成一股,除了高舉藍旗,堅定走“經國路線”,讓國民黨招牌重放光芒,恐怕再無它途。

 

二是如何重奪話語權。國民黨2014年“九合一”選舉後一敗再敗,表面看是失去民心,實質上是自失話語主導權。客觀而言,馬英九並非做得差,而是他們在理念堅持、議題主導、政策宣導等各個方面全然處於下風。馬當局當初堅持的理念明明對臺有利,卻放任綠營抹黑;馬當局選擇的政策明明是對的,最後卻被綠營引入歧途;馬當局面對全球危機仍能取得如此政績最後卻被綠營説得一無是處,最終,中間選民跑了,深藍選民沉默了,國民黨也敗了。現在,綠營利用“完全執政”之機,全力圍剿清算國民黨,全面將整個台灣社會往“台獨”引,甚至在島內造成一股“綠色恐怖”氛圍。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吳敦義到底是“拿香跟著拜”,配合民進黨人政策路線,還是帶領國民黨與島內民眾敢於亮劍,確實需要很大勇氣與智慧。只不過吳敦義應當明白,在“本土路線”方面,國民黨是怎麼也爭不過民進黨的,只有敢於堅持真理,大聲説出真相,讓島內更多民眾覺醒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三是如何補強應變力。吳敦義一路走來,從基層民代到縣長、“直轄市長”、“立委”、“副總統”,歷經選戰無數且屢屢勝出。然而,1998年爭取高雄市長連任的失敗還是凸顯吳應變能力的不足。當年選舉在吳與民進黨謝長廷之間展開。吳以在職之姿尋求連任,要政績有政績,要資源有資源,長期民調一直遙遙領先,且當年民進黨幾乎全力放在陳水扁連任選舉上,但吳最後還是被謝陣營一卷偽造的錄音帶打敗。從此,高雄長期由民進黨執政,且根基越來越牢,已成綠色大本營。此後,吳敦義雖在多次選舉中一再取勝,但畢竟不是主角,因此,即使屢受“莫須有”指控而不能在第一時間澄清也沒受傷太深。此次黨主席選舉,吳雖被其他參選人一再翻舊賬,但畢竟是黨內競選,各方或稍留餘地,黨員大多能抱持包容心。然而一旦遇上公職選舉,其他政黨還會客氣麼?何況,今日之民進黨早已非昨日之民進黨,其選舉手段與政治手腕都已出神入化。當年一個謝長廷就可打敗吳敦義,今後吳敦義要面對的是整個民進黨。民進黨各種手段齊上,吳還能應付得了嗎?

 

總之,吳敦義此刻當選為國民黨主席,可謂遇到上了空前難得的機會,但各種挑戰仍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倘若吳白白浪費機會,最終只會便宜民進黨,而讓國民黨乃至整個台灣陷入更深苦難。(作者:黨朝勝,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為專家來稿,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