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王茂松:西部創業26年

轟鳴的機床車間裏,王茂松正彎著腰,指導一名工人測量機器零部件的尺寸,並不時告誡工人務必精益求精,確保走向市場的産品合格。

 

今年59歲的王茂松是一名來自台灣的商人,在甘肅省蘭州市經營著一家名為蘭州正昌實業有限公司的企業,同時也是蘭州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儘管年近花甲,但他精神矍鑠,走起路來矯健有力,如果不是聽到他濃重的口音,人們會以為他就是一個西北漢子。

 

上世紀90年代初,台灣與大陸商貿往來增多。隴臺雙方在農産品、農機具等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在台灣一直從事農副産品加工貿易的王茂松瞅準時機,于1991年赴大陸投資創業。

 

“大陸有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人力資源,而台灣當時則有資金和技術優勢。”王茂松説,雙方優勢互補,臺商在大陸投資創業前景看好。

 

借助這一利好,王茂松來到西部的甘肅省蘭州市,辦起了農副産品加工和農業機械設備製造等企業。甘肅豐富的農産品資源及廣闊的市場,讓企業迅速站穩了腳跟。

 

王茂松沒想到,這一來就是26年,蘭州也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二十多年的創業經歷使他見證了台灣與大陸在經貿和人員交流等方面的不斷進步。

 

“以前從台灣到蘭州,需要先乘飛機到香港,再從香港趕往廣州,然後轉機到蘭州,一趟下來要花兩三天時間。”王茂松説,如今,交通越來越便利,從蘭州直飛台灣僅需三個多小時。

 

交通更加便利,合作隨之越來越緊密。“我們借助更多的國家優惠政策,積極謀劃新發展。尤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們的投資打開了新空間。”王茂松説。

 

近幾年,王茂松參與的相關合作論壇和經貿活動日益頻繁,由此帶來的商機也不斷增多。目前,他公司生産的農機具、農産品不僅銷往國內多個地區,而且還遠銷美國、菲律賓等國家。

 

紮根西部地區二十多年來,王茂松看到了當地巨大的變化。在他看來,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高鐵、航空、高速公路正在形成網絡,區域間的聯繫更加緊密。西部地區在土地、勞動力、政策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後發優勢日益明顯。

 

在王茂松等眾多臺商的積極參與下,隴臺兩地在經貿領域的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記者從甘肅省臺辦了解到,去年甘肅省共簽約臺商投資項目34項,協議投資額72.5億元,實際到位投資額10.2億元,新增台資企業9戶,實際到位資金和新增台資企業分別同比增長190%和125%。

 

甘肅省臺辦表示,甘肅將繼續放寬市場準入,給予優惠扶持政策,以吸引更多台資項目特別是大企業、大項目落戶,鼓勵推動台資企業向産業園區集中投資,實現集聚發展、連片經營,不斷提升隴臺經貿合作的水準和層次。新華社蘭州5月30日電(記者王博 張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