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中國認同回升 臺媒評:台灣人就是中國人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6-06 09:59:4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競爭力論壇2016年底民調發現,中國認同回升至52%,是其歷次調查的最高。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中國人認同的高與低,很大一部分是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台灣內部政治局勢而變動。大陸近年經濟發展勢頭甚強,社會愈來愈富裕,大陸對台灣的磁吸力理應非常強大,台灣民眾重新恢復中國認同,應該有非常好的基礎。
社論摘編如下:
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這是糾結台灣族群歧見乃至兩岸僵局的核心問題。這個核心之結,因為民調時間與方式的不同,竟然出現了一些極端的結果,台灣大學東亞民主研究中心2014年調查,有68.9%的人只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下降到27.2%,至於只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民眾只佔2.1%。但短短兩年,而且是民進黨主場優勢,中國認同卻逆轉上升。台灣競爭力論壇2016年底民調發現,中國認同回升至52%,是其歷次調查的最高。
該如何解讀這兩個矛盾的訊息?核心概念是“時間”。身份認同,其實會隨時間及社會事件、政治趨勢而變動。
1997年開放老兵大陸探親至今30年,兩岸政治關係起起伏伏,民眾互動往來卻非常頻繁,但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卻逐年降低。這當然是兩岸關係的警訊,若台灣民眾與大陸的心理距離漸行漸遠,兩岸交流就算再頻密,也不會出現政治外溢效果。
台灣“民主化”後,有極端“台獨”主張者從種族、血緣角度論證兩岸民眾本非一家,雖然荒謬,卻也有人相信。這中間,既有老一輩本省人因接受殖民教育而産生的文化隔閡,有冷戰威權年代導致的對立情緒,也有中年世代歷經時代風雲變幻,感受到的兩岸發展差異,至於青年世代,則因為成長于“民主化”時代,更將兩岸分立視為理所當然。
不過,既然台灣民眾的中國認同曾經歷劇烈的演化,正説明認同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浮動的狀態。學理上“國族”本就是“想像的共同體”,“國族”是客觀的,認同卻是主觀的,如何詮釋“國族”認同,反映的是社會的主流思潮或意識型態。曾幾何時,台灣社會也曾以統一為己任,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日常口語和寫作論述中,都以中國人自稱,但20年政治發展就豬羊變色。
台灣民眾希望當家作主,是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後就有的企盼,中國人認同的下降,卻是最近20年的事。換句話説,台灣民眾出頭天的想法鞏固了台灣主體意識,卻不必然導致台灣與大陸的分離。至於兩岸差異所導致的認同疏離,不如説是兩岸需要進一步增進理解的理由。
大陸應該清楚認識認同吊詭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及中間經歷的變化扭曲複雜過程。中國人認同的高與低,很大一部分是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台灣內部政治局勢而變動。
最鮮明的例子是,蔡英文當局執政漸失民心,也反映在中國人認同的起伏上,這是為什麼台灣競爭力論壇所做的民調顯示,中國認同回升至52%的新高。
類似的訊息,也反映在近日台灣“美麗島電子報”的民調,發現6成綠營支持者支持“維持現狀”應納入民進黨黨綱,以取代“台獨黨綱”,顯示“台獨”主張在綠營內部已出現“退燒”現象。
台灣民眾多來自大陸,語言、文字、宗教、生活習慣也傳承自大陸,300年發展雖形成多元文化,主要構成仍是中華文化,大陸觀光客來到台灣,可能比到香港更像在自己土地上呼吸。大陸近年經濟發展勢頭甚強,社會愈來愈富裕,大陸對台灣的磁吸力理應非常強大,台灣民眾重新恢復中國認同,應該有非常好的基礎。
大陸應該因勢利導,制定對臺政策時,應以爭取台灣人心悅誠服為指導原則,若能讓台灣在自己的意志下回歸中國認同,這種中國認同才是真正鞏固的。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