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研究中心發生核物質泄漏事故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下屬的大洗研究開發中心6日上午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有5名工作人員暴露于核輻射環境中,其中1人的肺部發現放射性物質。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7日稱,該機構位於茨城縣大洗町的“大洗研究開發中心”一個保存鈾和钚的容器發生破裂,5名工作人員在檢查設備時接觸到了泄漏的放射性物質。在除去防護服並沖洗身體後,初步檢測發現5人肢體上仍沾有放射性物質粉末,其中3人的鼻腔內發現了放射性物質。

 

一名50多歲男性工作人員在打開發生破裂的容器時,有約300克的放射性物質“飛了”出來。這名工作人員的肺部被檢測出2.2萬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國際單位)的放射性物質。該機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稱該工作人員體內檢測出的放射性物質為钚239,這目前是日本國內在人體內測得的钚劑量最高紀錄。

 

日本國立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專家稱,目前這名男性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水準並不會危及生命,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進一步影響,需要定期觀察。該研究所7日已收治這5名工作人員,目前5人均未出現遭受強輻射後的急性症狀。該中心周邊地區的輻射量目前沒有變化。

 

作為日本國立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上級管轄機構,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舉行記者會表示,沾染該放射性物質會使罹患癌症的風險上升。該機構高層明石真言稱這名男性工作人員體內測得的數值之高自己還是頭一次見到。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田中俊一稱,工作流程疏忽可能是造成這一事故的原因,委員會已派出監察人員調查該開發機構是否存在違反安全標準的行為。(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王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