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登陸”創業記:未來的方向在這邊

(聚焦海峽論壇)臺青“登陸”創業記:未來的方向在這邊

 

在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一品威客”創客空間裏,台北青年田承明打開手機,為記者展示“一品威客”網。來自海峽兩岸的設計師定位在分佈地圖上跳躍,像一簇簇閃爍的小火苗。

 

這是田承明和大陸好友聯手打造的創意産品和服務電商集市,他出任CEO。成立剛滿7年,兩岸設計人才總量已高達1400余萬人,交易總額近112億元人民幣。“大陸海量的文創設計需求,為台灣金點子們找到了用武之地。”田承明説。

 

在“一品威客”創客空間,閩臺合夥人“混搭”的經營模式特別吸引台灣青年創業者。目前,該創客空間已成功孵化300多家科技企業,其中“每五家就有一家是台灣企業”,今年還將引進100個台灣項目落地。

 

同在廈門,已“登陸”打拼7年的台灣青年楊峻宇完成了從就業到創業的轉身。從“剛到廈門,一開始連公交車都不知怎麼坐,兩眼一抹黑”,到2007年進入教育教學軟體行業,他開辦廈門大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並自任總經理。

 

“台灣青年已隱約感覺到,未來的方向在大陸。”楊竣宇建議台灣年輕人來到大陸不需急於創業,多攢生活經驗和人脈,“當你認識足夠多的大陸小夥伴,自主創業或者他們邀你共同創業,就水到渠成。”

 

通過參加共青團福建省委發起的第一屆“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台灣青年程偉馴的金融創業項目兩年前落地福建。

 

“‘小確幸’,已經不適合台灣青年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更積極地擁抱大陸市場,實打實地感受大陸市場的衝擊,才能學到更多。”兩年多的創業經歷讓程偉馴感到,兩岸青年共同創業互動合作,可以讓台灣軟體、服務産業優勢,真正實現與大陸硬體優勢的良好結合。

 

一組數據更直觀呈現楊俊宇們“登陸”的大勢:截至今年4月,在閩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有9000余人,主要集中在各類青創基地、台資企業、民營企業、高校和部分企事業單位等。其中,福建現有各類台灣青年創業基地56家,累計吸引台灣青年創業就業2000多人。

 

“台灣青年在閩就業創業正初步形成規模集聚示範效應。”臺商二代、福州市臺協會會長陳奕廷説,“青年”和“就業”已成為新一波來閩臺胞的標簽。

 

小到生活經驗,大到理想實現,對於到大陸闖蕩的台灣青年來説,遇到的問題繁瑣而具體。多位兩岸專家建議,搭建海峽兩岸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平臺,有助於幫助“登陸”臺青“扎紮實實”沉下心來,做一番事業。

 

在16日于廈門舉行的第九屆海峽論壇·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上,台灣高雄市青年創業育成中心與福建山亞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簽訂《兩岸創業發展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年互動,扶持兩岸青年創業。

 

出席懇談會的致公黨中央副主席閆小培建議,加強兩岸青年人交流互動,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建立更多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

 

位於福州的山亞創業孵化中心已入駐50多家台灣企業,吸納台灣青年上百人。總經理林代表示,將攜手組織有意向創業的台灣青年到大陸考察,為入駐台灣創業項目提供協助,對接市場。

 

台灣南山人壽有限公司業務主任傅建平認為,這樣的合作模式,有助於解決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業“最後一公里”問題,包括資訊獲得、優惠政策落實等。(中新社廈門電 記者 閆旭 林春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