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十大國際金融中心”:港滬京入列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6-29 17:17:41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28日發佈《新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6)》,2016年指數值排名前十位的國際金融中心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上海、新加坡、巴黎、法蘭克福、北京和芝加哥。
報告顯示,排名前十的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趨勢基本確立,空間結構較為穩定。綜合對比過去六年排名情況,排名前十位城市出現了一定微調。其中,紐約、倫敦位置保持穩定;新加坡自2010年以來的上升勢頭結束,下滑明顯,從第三位降至第六位;東京、香港各上升一位,分列第三位、第四位;巴黎、法蘭克福、北京和芝加哥分列第七到第十位。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乃至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上海、北京兩座城市排名均進入前十,發展趨於穩定,為全球金融體制改革與金融市場調控貢獻力量。
“國際金融中心整體位次變動與過去一年全球經濟金融格局發展特徵相符。”中國經濟信息社指數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歐洲地區金融中心逐漸打破低迷態勢,處於上升通道;日本經濟逐漸走出頹勢,開始緩慢增長,其他亞洲及非洲地區新興經濟體上升勢頭逐漸放緩;美洲地區金融中心發展出現輕微下滑態勢。
從成長髮展要素指標來看,上海成長髮展要素連續7年排名第一,是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最具成長活力的金融中心城市,香港一掃2015年頹勢,排名提高3位升至第四。北京排位上升勢頭較快,成長指標自2015年以來保持在第六名。深圳也連續多年保持在成長髮展要素排名前十位中。
2016年,倫敦、紐約這兩個歐美地區的老牌金融中心成長髮展要素排名2、3位,反映出隨著歐美經濟持續性復蘇,金融市場發展重新提速,全球金融市場格局又添新變數。
報告認為,對於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城市,要充分把握“一帶一路”全球開放性倡議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歷史機遇,抓住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以助推綜合國力這一核心邏輯,服務好當下實體經濟需求。
“新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是對全球範圍內符合一定條件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進行的綜合評價,從金融市場發展、成長髮展、産業支撐、服務水準、國家環境五個維度,反映一定時期內國際金融中心的綜合實力。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