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滬臺“雙城論壇”意義重大

7月2日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在上海舉行,華廣網4日刊載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吳為的評論文章指出,“雙城論壇”持續舉辦,關鍵在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台北市對兩岸關係性質和兩岸城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識。雖然柯文哲模式具有特殊性,完全複製可能性不大,但柯務實理性的做法為綠營縣市長處理兩岸交流關係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評論全文如下:

 

7月2日,2017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在上海舉行。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率台北市有關部門人員及其他隨行人員到訪。在兩岸關係面臨嚴峻形勢、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備受民進黨當局干擾阻撓的背景下,滬臺“雙城論壇”的舉行成為兩岸關係僵持中的亮點,對新形勢下促進兩岸各領域深化融合具有啟示作用。

 

“雙城論壇”持續舉辦,關鍵在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及台北市對兩岸關係性質和兩岸城市交流的性質有正確認識。柯文哲沒有否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理解大陸方面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認同“兩岸一家親”,願意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這成為其打開兩岸關係交流大門的通關鑰匙。

 

柯文哲在本屆論壇致詞中大幅強調兩岸交流重要性,再次表達“兩岸一家親”理念及與大陸共同構建“命運共同體”,體現了其務實、理性的作風。反觀島內民進黨掌權的縣市,由於這些縣市長深受民進黨“台獨”主張束縛,雖然有意同大陸開展交流,卻遲遲不敢捅破“九二共識”這層窗戶紙,始終不能明確認知兩岸關係的性質,導致無法同大陸相關城市建立起制度性交流合作,難以為所在區域的台灣民眾謀福祉。

 

此次論壇在兩岸關係處於“冷和平”、“冷對抗”的狀態下舉行,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助力。論壇以健康城市為主題,突出環保、智慧城市與民生服務、青年創業等要素,達成積極成果,為兩個在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城市的發展創造良好合作機遇,為兩城民眾帶來切實的交流紅利,為兩岸關係交流合作續寫前景。島內輿論認為,深入務實的兩岸城市交流,不僅使兩個城市受益,對整個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有積極意義,深受兩岸民眾支持和肯定,是兩岸交流的亮點。

 

雙城論壇的舉辦表明,只要正確認知兩岸關係性質、正確認知兩岸城市交流的性質,兩岸民間、城際交流勢必更加紅火,打破當前兩岸關係交流僵局並非難事。雖然此次雙城論壇定位為民間、城際交流,但柯文哲的政治背景及過去的政治色彩,使其到訪大陸具有特殊政治意涵,表明大陸方面不在乎島內人士過去説過什麼、做過什麼,只要現在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認知兩岸關係性質,都能同其展開交流、發展關係。

 

雖然柯文哲模式具有特殊性,完全複製可能性不大,但柯務實理性的做法為綠營縣市長處理兩岸交流關係提供了有益的思路。需要指出,隨著去年藍營縣市長組團到訪大陸,今年柯文哲來大陸交流,目前島內唯獨無法同大陸展開交流的只有綠營縣市,致使這些縣市在兩岸關係交流合作中處於孤立並不斷邊緣化的狀態,實際受損的將是這些地域內的廣大民眾福祉,這勢必對民進黨執政縣市産生壓力,引發島內各界對如何正確處理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深思。(本文作者係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