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學生青睞中國夏令營

外國學生青睞中國夏令營

6月23日,在中華文化體驗夏令營上,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展示剪紙作品。劉東嶽攝(人民視覺)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像莫英澤一樣的外國學生趁著暑期時光,來中國參加夏令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這幾天夏令營的文化體驗和課程設置真的太棒了!”來自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莫英澤開心地對筆者説。對這位非洲小夥子來講,今年暑假註定難以忘懷——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參加暑期夏令營。

 

非洲學生初體驗

 

6月28日下午,在天津師範大學,一群來自肯尼亞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們在中國老師的指導下有模有樣地學起了包餃子。有的學生負責搟餃子皮,有的學生負責包。大家互相比著誰包的餃子更漂亮,有人還特意把餃子包出各種奇特的形狀,方便一齣鍋就能認出自己包的餃子。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餃子便擺在了飯桌上。大家談笑風生,一起品嘗著地道的中國味道。

 

莫英澤就是這期夏令營中的一員。“除了學剪紙、包餃子、畫臉譜等中華才藝,在夏令營期間,我們還遊覽了北京天安門廣場、故宮、八達嶺長城、國家大劇院,參觀了孔子學院總部。這次來到中國,我真的很開心。”莫英澤説。他還介紹説,在肯尼亞有很多像他一樣正在努力學習漢語的學生,渴望有機會到中國參加夏令營,深度體驗中國文化。

 

談及自己的未來計劃,莫英澤希望能繼續認真學習漢語,未來可以成為中肯兩國文化的使者,為中非友誼的發展作出貢獻。

 

夏令營有文化味

 

莫英澤參加的這期夏令營,是由國家漢辦資助、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承辦的。而像這樣由中國高校與外國高校的孔子學院合作舉辦的夏令營還有很多。這些夏令營都主打中國文化,主要目的是讓外國學生加深對中國的了解。

 

由浙江溫州醫科大學與泰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聯合舉辦的夏令營已開展多年,外國學生可以在夏令營中體驗中醫養生、針灸推拿、野外中草藥採集等多項與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相關的活動。

 

廣東湛江嶺南師範學院的孔子課堂夏令營活動,今年吸引了20名來自白俄羅斯國立體育大學的師生參加。在這期間他們可以學習中華武術、書畫、茶藝、民樂以及舞龍、舞獅等傳統中華才藝。

 

江西九江學院與美國薩凡納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合辦的夏令營,為學生們提供了參觀白鹿洞書院、東林寺、廬山等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的機會。學生們還在景德鎮親手製作陶瓷,領略中國的瓷器文化。

 

民心相通好途徑

 

天津師範大學校長高玉葆認為:“要促進中外民心相通,多舉辦這樣的夏令營是很好的選擇。外國學生初訪是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契機,也是加深對中國認識的起始之旅,因此不容忽視。可以説,這些夏令營能起到的作用一點都不亞於其他形式的留學。”

 

更多的外國學生熱衷到中國來通過夏令營的形式切身體驗中國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熱”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當前境外學習漢語人數已超過1億。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國與世界的民心相通將進一步加深,也會有更多的外國人渴望深度了解中國文化。

 

“我們應該以張開雙臂擁抱世界的積極態度,大力拓展各種形式夏令營,豐富內容、展現魅力、傳播經典、體現關懷,擴大知華、友華的 ‘朋友圈’。”高玉葆對筆者説。(李貞 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