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被消失” 臺當局其心實可誅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7-12 09:40:05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蔡英文當局執政以來,經常把“維持現狀”“不挑釁”挂在嘴邊,但從“去孫(中山)化”“去鄭(成功)化”到修“法”嚴管退役將領赴大陸交流,小動作一直不斷。1年多來,臺外事部門使用“訪台”字眼頻次遠高於“訪華”。在“七七事變”80週年紀念日當天,當局幾乎沒啥動作。不出來紀念也就罷了,蔡英文竟然無視兩岸民眾感受,在社交媒體上用日文向日本表達“災情慰問”。更有甚者,蔡當局明目張膽修改高中教科書課綱,把中國史降格為“東亞史”的一部分。
清代學者龔自珍説:“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李登輝時期,課本教材中已有“去中國化”的苗頭。曾在陳水扁時期任臺“教育部長”的杜正勝,杜撰出一個“同心圓史觀”的歪論,號稱“以台灣為中心”,從鄉土史、台灣史、中國史、亞洲史到世界史,一圈圈地往外“認識世界”。陳水扁上臺後,“台灣史”果真抽出來獨立成冊,與“中國史”和“世界史”並列。
如今蔡當局變本加厲,故意將島內愛鄉愛土的地域意識上升成“國族意識”,將“兩岸一中”的默契硬拗為“脫中”的意識形態,赤裸裸地讓學術和教育為其“國族建構”迷夢背書。民進黨和蔡英文上臺前,就在“太陽花學運”中完成了李、扁早期教育的收割。在嘗到“甜頭”之後,自然食髓知味,得寸進尺。至於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在島內被自我閹割,有成為“失根的蘭花”之虞,也斷然在所不惜,真乃其心可誅!
值得警惕的是,近幾個月來,民進黨當局各種動作幅度越來越大。有人説,蔡當局統一無量、明“獨”無膽,但從早先的“隱性台獨”“柔性台獨”,開始與具體“內政”作為結合,轉向“半遮面台獨”。因懼怕大陸和外界強烈反制,就懷抱“維持現狀”“不挑釁”的“琵琶”,一邊彈奏自認為悅耳的空洞音調,一邊在施政中造成某些“獨”性十足的既定事實。
除了頑固的“台獨”意識作祟,更是仗著執政權在手,蔡當局妄圖用“既定事實”做個硬氣樣子給大陸看,也給某些外部勢力一個遙相呼應的信號。畢竟,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台灣在“對外空間”上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再者,島內2018年“九合一”選舉漸近,藍綠都在提早佈局,面對內部壓力、對手壓力和民意壓力,民進黨當局需要鞏固基本盤,討好深綠。
可惜事與願違。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只有15.3%的支持率,遠低於認可“兩岸一家親”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民調反映民意,民眾最在意的是經濟,是日子好不好過。放著兩岸和平紅利不要,搞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半遮面台獨”難有足夠選票。再説,歷史和文化有其自身規律,並不會時時隨著政治操作起舞。當局磨刀霍霍,砍斫中華歷史文化這棵參天大樹時,快意是快意了,但切記“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當詩人李白成了外國人,傳統的扯鈴(抖空竹)都是“統戰的工具”,怎會不成為外界笑談?
解鈴還須繫鈴人。不正本清源地解決根本問題,“維持現狀”的口號是騙,“去中國化”的作為也是騙,騙人騙己騙選票而已。筆者倒是要奉勸一句,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今臺外”無有。説到底,拒絕“九二共識”燈塔的指引,“維持現狀”的航標載沉載浮,蔡當局難道非要化身那艘“泰坦尼克”,一意孤行地撞上民意的冰山嗎?(作者任成琦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