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年改”經濟學缺位 不圖做餅只想分餅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7-14 09:54:3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據臺媒報道,“年金改革”“三法”在台灣“立法院”民進黨多數席次優勢下,按照黨團版本完成“三讀”。台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年金改革”付出高昂的政治與社會成本,與經濟學家缺位有關。“改革”從來沒有考慮如何把餅做大,只考慮如何分餅,只知道往延退、多繳、少領的方向走,“零和賽局”的改革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社論摘編如下:
“年金改革”“三法”在台灣“立法院”民進黨多數席次優勢下,按照黨團版本完成“三讀”,但被犧牲者忿忿不平、社會被撕裂,改革付出的代價太大。蔡當局自己都承認,公教基金將得以繼續維持至少一個世代的財務穩健,但一個世代後怎麼辦?而且還有軍人、勞工退休基金,以及民眾年金整合的改革,是否還是要用二分法的強淩弱、眾暴寡方式來改?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年金改革”付出高昂的政治與社會成本,與經濟學家缺位有關。“年改”委員會38位委員中,沒有一位經濟學家與投資專家,勉強有一位保險精算專家。“改革”從來沒有考慮如何把餅做大,只考慮如何分餅,只知道往延退、多繳、少領的方向走,零和賽局的改革造成不愉快的後果。如果有經濟學家參與,就會懂得重新設計“年金制度”提高投資報酬率,讓年金的餅增大,退休者可以分得多,民眾有選擇的自由,臺當局還可不要把所有的投資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年金改革”就可以有快樂的結局。
就提高報酬率來看,蔡英文辦公室“年金改革”委員會3月17日召開“年金制度基金管理與組織第2次研議會議”的新聞稿指出:目前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彰的五大原因為:人事任免缺乏彈性、績效鼓勵誘因不足、投資專業職能不足、投資資産配置限制過多、臺當局介入太多。過去20年,臺當局將各退休基金綁手綁腳,一再錯失讓退休基金大幅成長的機會。
“年改會”對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彰的問題做了檢討,卻不願面對解決,只考慮如何重新分配這塊小餅。事實上,造餅並非沒有經驗,台灣自2013年起,私校退撫基金就開放教職員自選投資組合,成了島內第一個退休基金自選平臺。平臺設計“積極”、“穩健”、“保守”3種投資組合,讓私校教職員自選。報載2014年至2016年投資績效良好,保守型的投資組合報酬率大概有3.86%,穩健型與積極型各為8.35%與9.74%,都超出現在退休基金報酬率甚多。
軍保、勞保及民眾“年金改革”應學習私校基金制度的設計,開放相關退休基金的自選平臺,讓民眾拿回投資自主權;相對於沒有投資把握的人,亦可以維持現制,委由臺當局代為操作,享有最低保證收益。新制設計應將“競爭”思維納入,一方面建立個人退休專戶機制,民眾與企業所繳納的保費及退休金全部都納入該賬戶,個人可以隨時查詢賬戶餘額。另方面,臺當局要大幅開放專業機構進入。臺當局規定明確的條件,只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或資産管理公司,就能設計、規劃投資商品,提供選擇,同時並應要求定期公開操作績效,作為民眾選擇的依據。
民眾有選擇的自由,臺當局免除基金虧損的責任,島內金融業可以因此蓬勃發展,用競爭提升效率。競爭帶來效率,可以創造最大的福利,這是經濟學的ABC。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