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記者四川行”圓滿收官

“海峽兩岸記者四川行”圓滿收官

馬曉光接受兩岸記者聯合採訪。(中國台灣網 于斯文 攝)

 

由國務院臺辦和中國記協共同策劃和組織、四川省臺辦承辦的“海峽兩岸記者四川行”聯合採訪活動自15日在成都啟動以來,歷經9天圓滿結束。來自兩岸30余家媒體的45位記者先後深入成都、雅安、甘孜等地採訪,足跡遍及四川西南部,行程1300多公里。

 

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採訪團團長馬曉光23日作活動總結時表示,兩岸記者此行不辭辛苦,克服了高原反應等生理上的困難,表現出了非常高漲的採訪熱情。此次聯合採訪有來自兩岸報社、通訊社、雜誌、廣播、電視及新媒體的朋友,是一次全媒體的傳播,傳播效果非常理想。他指出,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已經舉行了16屆,這樣的大型採訪活動不僅沒有過時,更顯示了它特定的傳播影響力。馬曉光認為,採訪團此行至少有四個方面的收穫:

 

第一,進一步增強了對“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規劃的總體認識。近三年以來,兩岸聯合採訪活動圍繞“一帶一路”,先後赴位於西北、東北、西南的新疆、黑龍江、四川採訪報道。本次採訪活動通過報道四川在“一帶一路”規劃中獨特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以及發揮的特殊作用,進一步了解了四川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取得的進展,從而對“一帶一路”整體規劃有了進一步了解。

 

第二,進一步了解了四川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傳承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的各種情況。在成都,採訪團不僅參訪了高科技産業、台資企業,還走進了台灣青年創業基地,特別是還感受了乙太古裏、春熙路為代表的成都都市文化的豐富樣貌;在雅安,參訪團探訪了碧峰峽大熊貓基地,參觀了藏茶的生産、行銷、文創基地;此行最為奇絕的是走進了甘孜州,感受了甘孜州康巴藏區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宗教文化、壯麗河山氣象萬千的變化,以及這些年來甘孜在藏區城鎮化建設、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成果。看到藏區城鎮的居民生活、農村的牧民生活跟以往相比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大家都沒想到藏區的發展進步這麼大、這麼快,由此對全面實現小康、“兩個一百年”目標以及整個西部的發展增加了感性認識。

 

第三,增加了對川臺合作、川臺聯繫方面的宣傳。四川和台灣這些年經貿合作、文化交流、人員往來都非常密切,過去共同經歷的災難讓大家的關係、感情又更加特別,無論是汶川大地震、蘆山大地震之後,台灣同胞從血濃于水的情誼出發,對四川災區人民的慷慨捐獻,還是台灣“八八風災”以後,四川民眾對台灣民眾報答之心的體現,都把川臺兩地老百姓的感情更加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希望通過這次採訪活動,台灣、香港的媒體能夠進一步關注四川的情況、傳播四川的信息,促進川臺兩地關係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第四,此次既是一次採訪活動,也是一次交流活動。兩岸記者在9天的行程中由不熟悉到熟悉、甚至交上了朋友,這也是一個相互了解、交流的過程。記者是客觀情況的忠實記錄者和傳播者,同時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參加這種交流活動必然會有特殊的感受、情緒、思想,兩岸記者在報道中相互採訪對方的體會,大大增進了兩岸媒體之間的了解,對促進兩岸之間的新聞交流有所助益。

 

最後,馬曉光表示,特別感謝兩岸記者這9天不辭辛苦,克服了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難,圓滿完成了各自的任務,我代表國臺辦、中國記協、四川省臺辦向大家表示敬意和感謝。(中國台灣網訊 記者 李寧 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