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文:大砍文言文將使年輕人無法體會中國文化遺産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8-28 10:12:36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連勝文:大砍文言文將使年輕人無法體會中國文化遺産。(圖片來源:台灣“東森新聞”)
據台灣“東森新聞”報道,台灣高中語文課綱草案大砍文言文比例,由原本的45%到55%降為每學期以30%為上限,此草案引起爭議。台灣“教育部”27日召開課審大會,審議此草案,若通過的話,未來文言文只剩10篇。對此,連勝文表示,若沒有適當的文言文教育,未來台灣的年輕人,將無法理解中國的古典文學及歷史文化,也無法體會台灣本土的文化遺産了。
關於文言文教育對台灣年輕人的重要性,連勝文表示,若沒有適當的文言文教育,未來台灣的年輕人,恐怕不只是與中國古典文學,或中國的歷史文化逐漸斷線,可能也無法理解許多有關台灣的歷史文獻,大概也無法去體會許多用閩南語發音,極為優美的台灣古典詩詞。因為這些有關本土的文化遺産,絕大多數都是以文言文的方式創作。
連勝文也提到,他在受邀到校園演講時,很喜歡引用曾祖父連雅堂先生所著台灣通史之序文裏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來形容台灣人的精神。他認為,這句話不論是用來形容現今絕大多數本省族群的先祖(也就是當年從唐山過台灣,勇闖黑水溝的閩南及客家先民),或是形容21世紀,帶著一台筆電,拉著一個小行李,勇闖世界各地,開拓市場的臺商,都可以極為貼切的描述出台灣人奮鬥不懈的精神!然而,在演講的時候,連勝文卻會看見台下對於這句話露出迷惘的眼神,讓他不知道是自己口齒不清、沒表達清楚,還是現在的年輕人根本已經很少聽過這句話。
連勝文分享,他有時在KTV唱到方文山所作詞的歌曲時,不論是大陸,或是香港及新加坡的朋友,很多人都會稱讚台灣人在中文詞曲創作的能力;所以他強調,雖然要背誦大量的古文,有時真的苦不堪言,但老師們用很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古文的涵義,也奠定了台灣人語文的基礎;連勝文呼籲,當許多老外都開始學中文時,年輕朋友或許可以把研習文言文,當成是投資自己未來競爭力的一種方式呢?(中國台灣網8月27日訊 高旭)
新聞推薦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
- 《哪吒2》延長上映至3月30日 網友:期待吒兒再創紀錄2025-02-20
- 2025多家船企實現開門紅 “中國造船”已過萬重山2025-02-20
- 謀“獨”賣臺無底線!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特朗普擬再交百億美元“保護費”2025-02-20
- 賞花去!開啟一場與“春日經濟”的“雙向奔赴”2025-02-20
- 更大力度!中國穩外資20條發佈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