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開播 披露中國首次動用軍艦也門撤僑詳情

《大國外交》開播 披露中國首次動用軍艦也門撤僑詳情

《大國外交》開播 披露中國首次動用軍艦也門撤僑詳情

《大國外交》開播 披露中國首次動用軍艦也門撤僑詳情

 

全景展現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恢宏歷程的6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2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開播。片中有一幕格外令人動容,就是發生在2015年的也門撤僑。

 

2015年3月26日,撤僑工作全面展開,正在執行護航任務的三艘中國軍艦駛向也門亞丁港。3月29日,第一批122名受困同胞平安抵達亞丁港,見到了接他們回家的中國軍艦。9天內,629名受困同胞被全部安全撤離。當晚播出的第一集《大道之行》中提到,2015年年初,也門安全局勢突然惡化,戰火迅速蔓延,600多名中國公民受困也門。專題片中,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介紹:“習近平總書記果斷命令,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即刻前往撤僑!這是我國第一次動用軍艦來執行撤僑的任務。”

 

同時,中國軍艦還先後撤離了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埃塞俄比亞、埃及、新加坡、意大利、英國、比利時等15個國家的279名外國公民。

 

5年來,中國成功組織9次海外公民撤離行動,處理100多起中國公民在境外遭遇綁架或襲擊案件,受理各類領事保護救助案件近30萬起。這是一個踐行“外交為民”的大國帶給自己公民的自豪與自信。

 

作為提綱挈領的第一集,片中梳理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與世界夢的關係、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等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片中還全方位盤點了新形勢下中國的外交政策:

 

大國關係方面,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準;推動新時期中美關係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共同建設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攜手打造金磚國家新的“金色十年”。

 

周邊外交方面,秉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讓周邊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地生根。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站上更高起點,正式啟動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重新啟動中日韓合作;與南亞國家合作顯著增強;同中亞國家實現戰略夥伴關係全覆蓋;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發展進入新階段。

 

同發展中國家關係,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和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確立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新定位;共同打造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同阿拉伯國家致力於構建戰略合作關係;同太平洋建交島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實現同發展中國家整體合作機制全覆蓋。

 

片中還梳理了習近平5年來的出訪行程:28次出訪,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域組織。

 

5年來,習近平向世界全面闡述中國的安全觀、發展觀、全球治理觀等思想理念,積極引導國際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推動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促進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認為,習主席更加公開地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形象。在阿爾布勞看來,習近平不僅著眼于分享中國成功經驗,更為全球化理論作出重要貢獻。(中新社電 記者 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