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史詩:三代人 只為這片林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55年前,來自全國18個省市,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創業大軍集結河北省最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塞罕壩機械林場。他們一茬接著一茬幹,在沙地裏播種、在石頭縫兒裏栽綠,像釘釘子一樣,“釘”出百萬畝林海,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寫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系列報道【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範例啟示錄】今天播出第二集——三代人,只為這片林。

 

7月底8月初,是塞罕壩最美的季節,就在人們賞花觀景的時候,年輕的塞罕壩人已經開始用“繡花功夫”為明年的攻堅造林做準備了。

 

王崇是一個地道的“林三代”,她記得第一次看到外公流眼淚,是2014年林場被評為“時代楷模”的時候。

 

英雄史詩:三代人 只為這片林

 

1962年2月,國家林業部決定在塞罕壩建立大型機械林場,王崇的外公、外婆成為360多名創業者中的一員。踏上沉睡的高原,迎接他們的是極端的寒冷和漫天的風雪。

 

1962年的春天,艱苦的造林工作開始了。

 

儘管條件如此惡劣,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們第一年就栽下了近1000畝的樹苗,但到了秋天,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春天,他們又造林1240畝,成活率不足8%。

 

英雄史詩:三代人 只為這片林

 

心裏憋著這股勁兒,反彈出了更強的鬥志。外地調來的樹苗水土不服,咱自己育苗;蘇聯引進的植樹機不聽使喚,咱自己改造。1964年春天,決戰的時刻到了。

 

在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帶領下,馬蹄坑大會戰,一次造林688畝,成活率超過了95%。

 

由此塞罕壩造林全面展開。

 

就在荒原上的綠色版圖快速擴張的時候,1977年,一場罕見的“雨凇”給林場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一夜之間 ,57萬畝林地受災,損失成林5000多萬株——好幾年白幹了。1980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又接踵而來,12萬多畝落葉松被直接旱死——又是好幾年白幹了。

 

然而,兩次災難並沒有使塞罕壩人退縮。他們擦乾眼淚,從頭再來。

 

經過55年的奮鬥,塞罕壩誕生了荒原變林海的奇跡。

 

英雄史詩:三代人 只為這片林

 

帶著前輩的囑託,第二代和第三代務林人扛起護林、營林,重塑生態的大旗。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生産力理念,把“自然休養”發展為更為積極主動的“生態修復”。這給了塞罕壩人更強烈的提示,他們要把“撫育森林”進行到底。

 

每年1月,塞罕壩最冷的季節,幾百名林業工人要站在雪地裏為松林修枝。從早晨7點到下午5點,一幹就是八九個小時。

 

撫育森林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給森林“看病”。病蟲害測報員袁中偉,每天都要在林間穿行20多公里。

 

有“曬不著”的病蟲測報員,還有8年沒有穿過裙子的林學女博士。來林場工作後,楊麗每天都要往林子裏跑,小昆蟲們的騷擾,讓她不得不全副武裝。

 

英雄史詩:三代人 只為這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