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指導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幾年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9-25 11:06:12 | 來源: 新華社 |
在河北雄安新區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雄安容天下。下聯是:京津冀未來。橫批:千年大計。
千年宏圖,盡在一聯中。
京津冀協同發展,幾年來一步步落地生根抽枝發芽,從藍圖變為現實。
運籌帷幄謀定而動
京津冀三省市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有天然的合作優勢。三者手相握心相連,必定會産生一加一大於二、一加二大於三的效果。
京津冀協同發展,習近平始終牽掛於心。
2013年5月,他在天津調研時提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同年8月,習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又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彙報並作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意義重大,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他強調:“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紮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其重要性凸顯。
2015年2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審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4月30日,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頂層設計,為這項戰略實施提供了形成強大合力的行動指南,京津冀協同發展由此進入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2016年2月,《“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印發實施。這是全國第一個跨省市的區域“十三五”規劃,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向縱深推進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明確了京津冀地區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
2016年3月2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並原則同意《關於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有關情況的彙報》。
2017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一“千年大計”,令舉世矚目。
至此,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謀劃指導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拼圖完成。三地攜手發展的大劇,鳴鑼開幕。
三地聯動成效初顯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習近平強調,“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産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幾年來,三地聯動成效初顯。
“軌道上的京津冀”逐漸成型。2016年11月,《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獲得批復,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到2030年將基本形成“四縱四橫一環”城際鐵路網;一批高速公路“斷頭路”、國省幹道“瓶頸路段”正在打通或擴容;河北356條公交線路已與京津實現互聯互通……
生態環保聯防聯控不斷深化。京津簽署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合作的協議》,津冀簽署了《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合作框架協議》。三地共同簽訂了《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水污染突發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合作協議》,聯合製定出臺《京津冀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
産業升級轉移持續加強。京津兩地産業升級轉移的典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自2016年11月22日管委會揭牌以來,新增註冊企業達200家,註冊資本金超過18億元,初步形成了科技産業特色鮮明、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協同互動的良好産業生態。
入駐科技園的砹立方産業加速基地總裁王勝彪説,其公司技術創新立足北京中關村核心區,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則在天津和河北。很有意思的是,他是河北人,在北京海淀工作十餘年,現在主要業務放在天津濱海新區。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三地協同聯動,生産力上産生了最直觀的效果。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2016年京津冀交出了一份可觀的成績單:北京經濟增速達到6.7%,服務業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80.3%;天津經濟增速達9%,繼續位居全國前列;河北省經濟增速6.8%,産業實現“健身增效”。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未來可期。
京冀新城雛鷹振翅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指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個新城,形成北京新的‘兩翼’。這是我們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選擇”“在新的歷史階段,集中建設這兩個新城,形成北京發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兩個新城的建設,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工程”。它們如鷹之雙翅,助“京津冀”一飛沖天。
9月,位於通州區潞城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進入攻堅階段。新的北京市委、市政府辦公樓建築全面進入裝修階段。
行政辦公區首座配套變電站已正式竣工投産,這意味著行政辦公區開始由正式電源供電,為服務北京市級機關搬遷入駐、加快推進副中心整體建設提供了電源保障。年底,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將正式開通。
根據計劃,今年年底北京四大市級機關及相關市屬行政部門將啟動搬遷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規劃委測算,隨著遷入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遠期將帶動40萬人疏解至通州。
北京城市副中心還將承接高端商務、文化旅遊等産業。以大運河為骨架,將形成一條藍綠交織的生態文明環境帶;沿六環路形成創新發展軸,依託水網、綠網和路網將形成12個共享組團。
馬不停蹄,日夜兼程。這裡成為總書記期望的“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的日子還會遠麼?
作為另一“翼”的雄安新區,雖然還只是一個呱呱墜地未久的“嬰孩”,但其聲音的嘹亮,已引起世人關注。一句流行語説得好:“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看雄安。”這裡,代表著未來。
對於這一天降大任,當地幹部群眾夙興夜寐,精心推進各項工作:戶籍改革、醫療改革、公共服務改革、住房政策、徵遷安置政策、人才引進等等,都在緊鑼密鼓推進之中。
生態環境保護,是新區建設的關鍵一環。今年2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要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可見總書記對當地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重視。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劉寶玲説:“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區建設的命脈,是新區成長髮展的靠山。離開了這個靠山,新區就發展不起來。”正是基於這一深刻認識,新區開展了“洗臉工程”,強力治理環境污染。10月底前,雄安新區所有農村將基本實現垃圾社會化管理,要讓農村像城裏一樣乾淨。新區鐵腕治污,堅決清除污染點、切斷污染源、關閉污染企業。截至目前,已有9400多家“散亂污”企業被關停。
“水鄉花縣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雄安新區已初露崢嶸。安新縣委辦行政科職員馬雨蛟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的幹勁非常足,都覺得未來的日子特別有盼頭,“我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同學朋友,現在都打算回來在家鄉一展身手呢”。路邊跳扇子舞的66歲大媽劉水花説得很實在:“我也不懂那些大政策,但就知道國家這麼支持我們這兒,那以後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呀!”
雄安,如一塊磁石,不但聚積著當地人的心氣兒,也牽引著無數外來人的心。馬雨蛟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她在白洋淀景區做講解時,曾偶遇一對河南老夫妻,非常認真地向其了解新區情況。原來,他們是在為還在哈佛大學讀書的兒子來提前踩點。老夫妻説,雄安是“潛力股”啊,兒子以後來這裡工作,多好!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