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林璟均:臺青大陸創業要接地氣

臺商林璟均:臺青大陸創業要接地氣

 

臺商林璟均在廣州開的甜甜圈店郭軍攝

 

“大陸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臺青大陸創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還要接地氣,視野要開闊,要像海綿一樣去吸收、學習。”廣州台灣青年之家輔導會長林璟均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道。

 

據了解,近年來,廣州漸成台灣青年創新創業的熱土。據廣州市臺辦的統計,僅去年以來,就有76個台灣青年創業團隊落戶廣州。

 

林璟均是第一個將甜甜圈引進華南地區的人。2006年,他前往廣州暨南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一年後就在廣州開出第一家甜甜圈店。

 

十年來,林璟均穩紮穩打,目前在大陸的廣州、佛山、深圳、南通等地共開了10家甜甜圈店,家家盈利。今年他計劃加快開店速度,將在廣州、深圳再開四家,而明年還將進軍成都和武漢。

 

臺商林璟均:臺青大陸創業要接地氣

 

臺商林璟均接受採訪 郭軍 攝

 

進入甜甜圈行業,源於親戚的一次美國之行。他們發現這種在美國歷史悠久的食品,在當時中國竟然還幾乎沒有。於是,在友人的幫助下,他們在台北開了第一家日式甜甜圈店,市場反響相當不錯。

 

到大陸唸書期間,林璟均發現這裡的市場要大得多,遂決定以廣州基地拓展大陸市場。

 

為了選擇開店地點,他當時做足功課,拿著計數器在廣州各大商圈“蹲點”計算人流量。最終選定體育西路附近開了第一家店。

 

“放棄在台灣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到大陸,一開始沒有朋友,一個人打拼,心裏其實很徬徨,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林璟均回想到。

 

第一家店面剛租下來時,房租每月五萬元人民幣,房東給了20天的免租期,但實際上,光裝修就去了兩個半月時間,前後花去130萬元人民幣,而在這期間店裏沒有任何收入。好在裝修期間林璟均把這家店面外用木架包裝好,做了整整兩個月免費廣告。“之前沒人看過、吃過的甜甜圈,加上又是台灣人開的,店舖還沒開張,廣告就賺足了眼球。”林璟均説。

 

正式開業那天,店一下子涌進來大批客人,每個人都好奇地想試試這些在麵包上涂滿水果和巧克力的甜甜圈,“第一天我們就賣出了1200多個。”

 

為了保證品質,甜甜圈的原料麵粉一開始都從日本進口。2007年至2008年,中日關係出現波折,使得林璟均的甜甜圈店一度面臨原料斷貨。“有一次甚至連續12天沒有新進的麵粉供應。甜甜圈不得不限量出售。”林璟均説,好在後來與合作廠商協商,改由他們在中國大陸投資設立的工廠供貨,危機才得以解決。

 

廣州第一家店開了三年,店舖租約到期後,林璟均決定把店開進商場內,減小店面,降低租金。“廣州地鐵建設一日千里,形成許多新商場,而這些商場人流有保證。”林璟均説。此後數年內,甜甜圈店陸續入駐廣州正佳廣場、動漫新城、江南新地等購物中心。

 

在大陸發展十年,林璟均坦言,遇到最大難題是店舖租約不穩定,租金上漲過快,“商場裏的鋪位爭奪大過臨街鋪位。臺商沒有資源,往往拿不到好鋪位,即使把冷僻鋪位炒熱,租期一到,開發商就可能不再續約。”林璟均説,這也是服務業和做生意的正常邏輯,應對的辦法只能尋找新的地點或者通過與臺商同業合作一起拿店,然後再內部分工合作。

 

“大陸市場比以前更大,但競爭也更激烈。”林璟笑稱自己是幸運兒,決定把自己創業經驗和曾遇到的難題與臺青、臺商分享,以幫助更多人。他現在是廣州台灣青年之家輔導會長。“台灣人創業想法多,但缺資金跟執行,真正去做只有10%。”林璟均常鼓勵年輕人“有想法,大陸絕對是大市場。”

 

“來了就要接地氣,以前在台灣的經驗和知識要放下、歸零,在這邊要多跟本地人交朋友,尋找本地合作夥伴,才能學到更多東西。”他坦言,大陸發展太快,新一代臺商想法有些跟不上大陸人,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不少臺商太過墨守成規,以前台灣有的一些優勢如今正慢慢喪失。

 

“這讓我們反思,到底問題出在哪?”林璟均説,台灣人做生意喜歡單打獨鬥,而大陸人則喜歡打團體戰。但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現在講究資源整合。

 

去年底,林璟均在廣州的居民小區裏開了一家新店,他同時把這裡改造成一個臺青創業基地,“我們稱之為逗陣工園,意為‘一起創業的園地’,這裡的成員來自台灣,專注在餐飲、烘焙、文創等領域,大家互幫互助。”林璟均告訴記者,目前他同時輔導8組臺青創業團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