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蔡當局若不正視兩岸關係 如何拼經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10-11 10:37:40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中時電子報”近日發表文章指出,台灣“中研院院士”有感於台灣經濟發展的落後與遲滯,提出“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但蔡當局真的會聽從學者的良心建議嗎?頗令人懷疑。如果蔡當局不正視兩岸關係,明顯地繼續從事政黨鬥爭和奪權遊戲,口水拼經濟恐怕仍難帶領台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統計數據顯示,90年代後期是台灣經濟衰敗的關鍵時期。令人悲痛是在2004年,韓國人均GDP超越了台灣地區的人均GDP。從此,台灣經濟增長一蹶不振,實質所得可謂是原地踏步,進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台灣“中研院”112頁的建議書中提到重要的建議,就是“法律的僵固”和“人才政策”的誤導。這兩者有很深的牽連。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政策相當偏頗。台灣“教育部”管量、管價、監管思想,造成台灣高教市場變成毫無競爭性。
台灣“教育部”只想花大把銀子給少數公立大學分錢,以為這樣就可以培養出“諾貝爾獎”人才,結果只是鬧出些報假帳、寫假論文的學術笑話。其實,台灣教育部門對高教應採用自由、彈性和鬆綁政策,培養高度自由競爭的大學風。台灣有超過50所以上的公立大專院校,且大部分的學校學生人數都不足1萬人,浪費台灣資源莫此為甚。
從過往歷史來看,“院士”們點出台灣經濟由盛轉衰的關鍵因素。1988~2000年李登輝執政,刻意引導台灣走向與大陸對抗的“獨臺路線”,犧牲臺商發展成長的優勢。之後2000~2008年陳水扁執政時期,更讓臺商錯過了全球發展最快和最大的大陸市場。這20年白白犧牲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契機,台灣地區領導人難辭其咎。如今,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還是換湯不換藥,不願正視台灣經濟因兩岸關係所面臨的困境。
文章指出,民進黨打擊對手政黨不遺餘力。但如果民進黨不正視兩岸關係,就眼睜睜地看著台灣地區被別人一個個超越吧!但選民還能忍受多少年的低薪呢?(中國台灣網 韓靜)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